Ⅰ 國家新能源汽車三縱三橫發展策略指的是什麼
在「十一五」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的積極推進下,我國逐步確立了電動汽版車「三縱三橫權」的發展策略。所謂「三縱」,是指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三種整車技術,所謂「三橫」,是指多能源動力總成系統、驅動電機、動力電池三種關鍵技術。
(1)新能源汽車產品策略擴展閱讀:
2006年,在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引導下,科技部啟動了「863」計劃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在「十一五」(2006-2010年)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研發布局中,提出在掌握整車動力系統技術平台後,向整車產品開發轉型的部署。
電機、電池和電控等關鍵部件也逐步向解決配套材料、配件體系以及建立產業化技術配套體系方向轉變。該項目將在「十五」時期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和「清潔汽車行動」的基礎上,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產業化。
Ⅱ 研發新能源汽車響應國家哪些戰略和國策
主要三點:節約能源,環保出行,彎道超車。
Ⅲ 新能源汽車品牌和商標策略,包裝策略
要寫文案嗎?還是簡單說說?這問題太寬泛了
Ⅳ 為什麼說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的戰略
發展新能源車,除了因為新能源車本身更環保、動力等性能更優越以及更適合未來的智能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倒逼國內的能源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即發展新能源車會逼著電力擴容和發展,電力有了更大的市場,又會逼著電力的清潔化(否則環保那關通不過),電力的清潔化又會逼著相關產業開發成本更低、質量更高、性能更優的太陽能設備、風能設備、核能設備、水能設備以及儲能設備和高性能電池等的發展,這些可再生能源向電網供電又會逼著提升電網的智能化升級。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在全球未來新能源產業競爭中率先發展,提前布局(特別是相關的專利布局),才能取得未來不可避免的新能源產業的領先優勢。因為石化資源,尤其是石油資源遲早會枯竭,人類走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一條必由之路。與其最後因石油資源枯竭而被動發展新能源(到時其它國家可能已經領先),不如趁石油還是其它國家主要能源的時候,通過發展新能源汽車倒逼產業資本提前轉型到新能源方向上來。也許這才是國家如此大力度和緊迫地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最重要的原因。發展新能源汽車只是國家推動整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個抓手,而非其戰略目標的全部。OFweek新能源汽車網為您解答
Ⅳ 北汽新能源未來10年發展戰略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也開始逐漸邁入成熟階段。除了造車新勢力外,合資與外資品牌的加入也讓國產新能源自主品牌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北汽新能源作為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第一名卻早已蓄勢待發,在剛剛召開不久的北汽新能源大會上提出了未來10年的發展戰略。那麼北汽新能源發布的未來10年戰略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內容,又能給其他新能源自主品牌帶來哪些啟發呢?
綜上來看,北汽新能源發布的未來10年計劃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有著諸多亮點。除了在新能源領域進行全面布局之外,北汽新能源未來也將更加註重構建智能生態系統,致力於打造一個世界級新能源汽車應用網路。
Ⅵ 新能源客車的發展戰略
「內蒙古赤峰市200輛新能源公交車將上路」「新能源公交車將占禪城公交車的8成以上」……諸如此類的新聞頻頻見諸報端,新能源客車似呈燎原之勢。
在公共交通領域示範應用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戰略方向。經過3年來「十城千輛」示範工程的推廣,已有50多個城市公交企業示範應用了新能源公交。截至去年12月份,全國約有27800多輛新能源汽車,其中80%是公交車。科技部部長萬鋼在今年兩會時也曾表示,新能源汽車今後仍將堅持以公交推廣為主。
「總體來說,新能源汽車在公交領域的增長很快,但對於汽車廠商來說,在推廣過程中我們還是感覺比較艱難。」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國強告訴記者。
公告管理制度可進一步完善
作為全球純電動汽車示範規模最大的整車企業,北汽福田已有6000多輛新能源汽車在全球運營,其中純電動汽車3908輛,共有300輛純電動公交車在國內運營。劉國強認為,如果政策進一步理順,新能源汽車在公交領域的推廣可以更快。
「新能源汽車的公告管理對我們是個限制。」劉國強說。2009年發布的《關於發布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公告》將新能源汽車分為起步期、發展期和成熟期產品。
「使用鋰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屬於發展期產品,只能在25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城市銷售,但實際上示範城市之外的許多城市,比如中山、三門峽等,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很高。」劉國強說。
事實上,去年發布的《關於擴大混合動力城市公交客車示範推廣范圍有關工作的通知》,將混合動力公交客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推廣范圍從目前的25個示範城市擴大到全國所有城市。劉國強認為,這一政策對混合動力客車的推廣是個福音,並應同樣適用於純電動汽車。
地方保護主義待打破
此外,劉國強認為地方保護主義也是一大障礙。「地方政府總是優先考慮本土企業,而不是將性能作為首要因素,好產品的技術先進性體現不出來。」劉國強說,北汽福田只能進入25個示範城市中的六七個,因為其他城市都有本地車廠。
這一觀點得到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科學技術分會理事長李世豪的佐證。「比如某地要購買新能源客車,會專門定購當地企業的電池產品。」他認為,如此一來,其他地區的企業就無法進入該地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造成了我國新能源產業集中度低、規模度不高。
他說,現在全世界(除中國外)只有40多家汽車整車製造商,但在中國,僅客車製造商就達130個左右,而且其中三分之二都在開發新能源汽車,致使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力量過於分散。
此外,各地政府出台的補貼政策有為當地企業量身定做的意味,車企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一般很難進入異地市場。「我們希望有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劉國強認為,應將目前在25個示範城市以外地區實行的補貼政策加以推廣,即由中央財政直接補貼企業,並按實際節能效果補貼,以減少地方保護。
據了解,工信部部長苗圩近日表示,新的新能源汽車和節能汽車補貼政策將不再按此前的混合動力、純電動技術路線來分,而是將節能車按照節油率分16個檔次,節油效果越好的,補貼越多。業內人士分析,這預示著相關資源將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據稱,補貼政策的一個變化可能是「平衡地方補貼,以改變各自為政、破除保護主義」。
單純依靠政府補貼不是長久之計
「目前混合動力車技術已成熟,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怎樣提高性能,但純電動汽車的推廣首先要突破的是電池技術。」劉國強認為,對於公交用戶來說,成本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使用方便。
「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是要做好電池電量、重量和運營模式之間的平衡。」劉國強進一步解釋道,容量大的電池必然更重,導致公交的有效載荷低,那麼一條線路需要的公交數量就增加。這是公交公司難以接受的。此外,公交車大多在市中心運營,而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建立大型充電站也較困難。
基於此,劉國強認為未來兩三年混合動力汽車仍將是重點推廣車型。李世豪也坦言,目前純電動公交車因電池技術與充電配套設施等不到位和價格等因素,有待完善和提升。作為戰略車型,應該與時俱進。另外,目前新能源客車的推廣主要依靠政府補貼,但遲早是要「斷奶」的,加快推進市場化運作非常必要。
「重慶公交探索新能源客車模式值得借鑒。制定商業化模式、確定充電基礎設施,可實現車輛和技術的完美結合,單純依靠政府補貼不是長久之計。」李世豪認為,新能源客車的發展要加快規模化、產業化,實現市場化,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才有與傳統客車競爭的優勢。
「目前我國新能源客車的數量不小,但性能還需進一步提高。」李世豪建議,客車企業應加快培育和提升核心技術,通過完善配套設施,加大示範規模,因地制宜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