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看待上海新能源汽車銷量暴增這件事
我認為系能源汽車銷量暴增是市場發展的趨勢。根據調查,上海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一直在逐年增加。新能源汽車一開始是在一二線城市銷售,因為一二線城市人口多,消費水平也較高,但是並沒有一個很好的業績,就是因為家家戶戶都有汽車,當時新能源汽車的充電站並沒有很多,人們也都認為沒有加油來得方便,畢竟新能源只能在近距離地方行駛,一旦走長途就會有電力不支持的風險。但是,現在新能源汽車已經普及到了三四線城市,充電站也都普及在了各大城市,況且,油費在上升,國家有對新能源汽車大力支持,開出了許多優惠政策,所以,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去購買,才會導致新能源汽車銷量在逐年上漲。那麼,國家支持新能源汽車,都提出了什麼優惠政策?我簡單給大家介紹幾點:
1、不用限行。
我國為了解決環境以及交通堵塞的問題,車輛都採取限行,一開始是分單雙號,就是車牌子最後一個號碼是單號就只能在單數天出行,雙號就只能在雙數天出行。現在是搖號,就是周一到周日每天搖幾個數字,自家車牌號位數是哪個數字,就在那幾天不能出行,但是這個數字是經常發生變動,也從原來的地方限行變成了全國統一。但是,新能源汽車不用限行,可以隨意出行。
以上是我自己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② 高舉「擴張」大旗的理想汽車,底氣是什麼
2019年5月1日上午10點,首批5家理想零售中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天津五地准時開門營業。一年多時間過去,理想汽車零售中心的數量已經擴展為21家,覆蓋18個城市。
(理想ONE從工廠運送至各個城市店)
不過在擴張「版圖」的同時,理想ONE或許將面臨當初特斯拉Model3同樣的問題——「產能地獄」。
根據5月的銷量數據,可估算目前理想汽車21家零售中心的月均銷量約為102輛。以此做一個簡單粗暴的計算,當年底零售中心的數量達到60家時,理想ONE的單月銷量將突破6000輛,屆時,年產量將突破7萬輛。這一數字十分接近其常州工廠的最大產能——10萬輛。
但目前常州工廠何時能達到10萬輛的規劃年產能,理想汽車並沒有透露。產能的爬坡速度能否跟上擴張的腳步現在還不好判斷,但即便遇上「產能瓶頸」,對於理想汽車和李想來說,這也算一種「甜蜜」的負擔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北京超46萬人申請新能源車指標,指標將如何配置呢
其實這個的話主要還是優先考慮那些沒有,說的家庭對於他們可能更需要用車,而且這種方式也更有利於促進整個新能源車市場的消費。個人認為這種配置的方式也是比較科學的,而且現在有關政策也已經偏向於無車家庭,根據有關報道來看,現在的這些指標,除了分配給相關的單位和運車之外,剩下的80%指標都將向無車家庭優先配置。
其實從近些年來,我們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了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不久人人都將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傳統的汽油動力汽車也必將被新能源所取代。所以現在像這些無車家庭配置新能源車,也是為了促進整個汽車市場的擴張,拉動經濟內需,提高整個汽車行業的經濟增長。
④ 董明珠造車項目擴張導致欠債多少
近日,珠海銀隆被媒體曝出拖欠供應商貨款至少12億元,並遭到起訴。而這一起訴狀,不但揭開了珠海銀隆的財務一角,同時,讓銀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不得不在鎂光燈下炙烤。
1月17日,珠海思齊內部人士表示,目前珠海銀隆共拖欠其貨款7600萬元,其中有1700多萬元在走法律程序。
2017年12月15日,該案一審判決下達,判決要求銀隆在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向原告珠海思齊支付貨款1775.2萬元及違約金,珠海銀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束磊表示,目前拖欠的7600萬元貨款僅有1700多萬元在走訴訟流程,剩餘的5000多萬元是雙方沒有爭議的,是有驗收報告的。「目前銀隆不是爭議的1700萬元不支付,是連沒有爭議的5000多萬元也不還,並以質量問題為名混為一談,令人氣憤。」
「拖欠的5000多萬元最短有八個多月,最長的有一年零四個月」。束磊表示,「目前工廠生產也停了,去年12月份的工人工資,如今也只能欠著不發。」
對此,珠海銀隆相關負責人稱,是由於珠海思齊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公司才沒有支付他們的貨款。「目前此事已經在司法程序當中,一審之後我們提起了二審,需要等到二審之後,才能有一個結果去執行。」
供應商稱欠款或超12億元
據了解,珠海銀隆生產的電動車主要採用鈦酸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由於銀隆自己並不生產磷酸鐵鋰電池,所以電池部分均為外購。目前,北京國能、廣州鵬輝、深圳沃特瑪是其主要的磷酸鐵鋰電池供應商,而上述幾家公司也存在被拖欠貨款的情況,欠款金額從數千萬元至數億元不等。
此外,如珠海思齊一樣的電池產業上下游供應商中,亦有多家公司表示存在欠款,金額不等。據此,有不願具名的供應商對記者表示「銀隆逾期拖欠的款項遠不止12億元,可能會達到數十億元。」
對此,珠海銀隆相關負責人稱,12億元的應付款項對於珠海銀隆這樣體量的企業來說屬於正常,銀隆的所有應付款項都在有序安排,同時也完全有能力去應對。
銀隆新能源主管財務的副總裁李志亦表示,由於目前多個產業園同時在建,並且國補資金未到賬,銀隆2017年確實入不敷出,總的資金差額約達40多億元左右。但李志同時表示,銀隆的銀行存款還有數十億元,其中能隨時使用的自有資金有十幾億元,公司資金鏈不存在問題。
快速擴張致成本大增
值得一提的是,自董明珠大舉投資銀隆一年多來,銀隆的規模快速擴張。據統計,自2016年12月份以來,銀隆先後與成都、蘭州、天津、南京、攀枝花、珠海、洛陽等多地開工建設新能源產業基地和產業園,總計投資高達700億元左右。
有接近銀隆人士向記者透露,2017年初,銀隆內部干勁很足,企業處於快速擴張階段,整個上半年忙於備貨。然而到了下半年,卻遭遇到鮮有訂單的窘境,以至於後來直接停掉了生產。
事實上,受補貼政策影響,電動客車銷量在2017年初確實經歷了斷崖式下跌。然而在市場增速大幅度放緩的背景下,銀隆仍提出2017年銷售超過3萬輛的目標。數據顯示,2017年銀隆銷售訂單僅為6000多輛,與訂立的目標相去甚遠。
此外,記者注意到,2014年末、2015年末和2016年6月末,珠海銀隆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快速上漲,分別為3億元、31.8億元和47.7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60%、82.35%和192.10%。
對此,公司解釋稱,應收賬款余額快速增長一是由於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撥付清算方式導致回款存在一定賬期,且2016年國家補貼發放進度延緩影響回款進度;二是下遊客戶主要為當地國資背景和地方財政支持的公交公司,信譽度較好,但是審批和賬期較長。
每一個成功的背後總是有風險。
⑤ 恆大擴張新能源&地產業務 先裁員後擴張!寓意何為
對於目前來說,疫情對於各行各業都造成了不小的沖擊。而近日有消息稱,恆大集團於昨日正式啟動全國招聘,宣布面向全社會招聘3萬名新能源汽車以及地產人才。
結合當前情況來看,恆大集團重啟新能源汽車的業務並大力扶持,與此前的情況相悖。著實引發大眾的思考,先裁員後誇張,這樣寓意何為?
依我個人觀點,如果說一個企業想要大規模重新洗牌來應對當前疫情危機以及在這個階段完成全新的戰略布局無可厚非,任意一家企業的高管們都會這么做的,但目前國能汽車相關事宜還並未得到有效處理,我們也將持續關注,對此作為汽車行業相關人員的讀者,有怎樣的見解,歡迎下方留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特斯拉不會在中國建廠,馬斯克又想擴張版圖
7月7日,據國外媒體報道,特斯拉的埃隆馬斯克暗示,特斯拉未來可能在亞洲新建一間特斯拉超級工廠,但是不會在中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新能源汽車是發展趨勢嗎
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於電子或氫燃料,在使用過程中沒有化石燃料的燃燒,不會污染環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國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以下是新能源汽車未來十大發展趨勢,一起來看看吧!
趨勢預測1:產銷量螺旋上升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全球領先,過去三年連續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第一大國,累計產銷量已超過180萬輛。
其中,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市場佔比為2.7%,比上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
雖然質疑聲難免,但是在政策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車大勢已定,只會繼續向前。從數據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螺旋式上升,2017年50萬輛、2018年80萬輛,而2019年預計達100萬輛以上,2020年規劃為200萬輛。
100萬的產銷量小目標對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有著標志性意義,如果實現則代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開始可以支撐起百萬量級的規模。
趨勢預測2:新能源汽車行業風雲變幻
新能源汽車行業格局正在形成。廣汽、北汽、比亞迪、吉利等傳統車企強勢領跑,同時,以蔚來、威馬、小鵬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更是裹挾資本與技術果斷進入,走著完全不同的路。
傳統車企加速轉型布局
2019年比亞迪新能源車全球覆蓋城市將由200個擴大到400個,主推10萬元以下微型電動車。此外,明年比亞迪將增加3萬個充電配套設施。
北汽新能源發布 「擎天柱計劃」,計劃2019年~2022年,以北京、廈門、廣州等城市輻射展開,組建各城市公共出行運營平台和梯次儲能運維平台,建成換電站1000座,運營車輛10萬台。
吉利將開發多款電動車型、混動車型和插電式混動車型,2019年計劃推出5款以上的新能源車型。
造車新勢力融資建廠
蔚來汽車融資達到140億元,正籌建上海生產基地。蔚來汽車已聘請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內的八家銀行為其年內赴美上市做准備,據悉此次IPO規模大約在10億至20億美元。工廠方面,目前蔚來汽車已經開始籌建位於上海市嘉定區的生產基地,規劃土地800畝左右。
威馬汽車計劃從2019年起,以每年超過一款新車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場。威馬汽車首批量產車於今年年中上市,新車將搭載網路Apollo系統,定價在20萬元左右,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可達450公里。
新能源汽車行業風雲變幻,無論是傳統車企加速轉型布局,還是造車新勢力融資建廠,都將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走向新的繁榮。
趨勢預測3:共享汽車前景光明,隱患暗藏
經歷過共享單車的繁榮與寒冬,共享的優勢與隱患不言而喻。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分時租賃汽車都是新能源汽車,雖然隨借隨還、自由支配吸引著用戶,但充電樁的數量與共享汽車數量不匹配,以及還車點的缺乏,導致行業運營效率低,共享汽車便利性不足。
即便如此,摩拜出行、滴滴出行、美團等互聯網巨頭,北汽集團、上汽集團、首汽集團、吉利汽車等傳統汽車生產商依舊紛紛進入新能源共享汽車行業。可以說,依賴資本的獨立運營派和依託整車企業的出行服務探路派是目前兩大主要力量。
隨著共享汽車運營規模的不斷擴張和運營區域的擴大,共享汽車的經營難度和經營壓力不斷增大,行業規范運營有待加強,例如保險的完善,為企業制定個性化方案或強制購買運營級商業保險,只有讓用戶無後顧之憂,未來前景才能長期看好。
趨勢預測4:商用車率先上路
人類運輸有兩種形式:生活流動和商品流動。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商用車有望率先上路。
公交電動化已經進行很多年,新能源客車的有效市場目前已經接近飽和,計程車和物流車作為政府采購和城市交通管制的領域,有望迎來新一輪的電動化熱潮。
眾所周知,大城市在解決個人的出行交通方面,公認的方式是減少私家車,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系統。同理,最有效的解決貨物的出行,同樣是打造「貨物公交系統」。
解決諸如續航、充電、一次裝載量等固有短板,「貨交」系統完善,物流公司大量自有車輛就不再是必須,貨物們定時定點定路線上車,分站到達,形成一個高效、有序、減少閑置和浪費的城市貨物運力系統,從而形成新一輪新能源熱潮。
趨勢預測5:配套產業逐步完善
兩會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公開指出:「充電基礎設施仍然是我們發展的短板」。
雖然新能源汽車產業初具規模,產業鏈條相對完整,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的持續增長,充電基礎設施供給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劇,整體建設規模已經嚴重滯後。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各類充電樁達到45萬個,車樁比約為3.8∶1,距國家規劃的1∶1還有很大差距。充電技術是電動車發展的關鍵,未來電動汽車的充電趨勢將是「私人交流充電樁日常慢充」與「公共快充補電」兩種方式相結合。
預計下一步是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無線充電、智能充電、大功率充電技術創新及產業化,支持加氫站建設運營。
趨勢預測6:與人工智慧結合,向著無人駕駛前進
在《速度與激情8》中被黑客攻擊導致交通癱瘓的場景已經不是科幻。人工智慧+新能源=未來汽車。車聯網+新能源將徹底改變出行方式,一邊吃著火鍋一邊開著車不再遙遠。
為此,業內人士建議,加快研究並出台運營政策,從國家層面為加快自動駕駛汽車產業化奠定法律基礎;加強防範汽車被黑客攻擊、關鍵數據被控制而造成的巨大風險;加快部署自動駕駛車輛運營,推進智能化道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加速改造面向自動駕駛汽車的新型城市交通環境。
可以想像,未來一輛由電力或太陽能或其他清潔燃料為動力,由人工智慧操控的無人駕駛汽車,不僅擁有「朋友」屬性,陪你聊天,感知你的各種情感;還是你的專屬僕人,替你「跑腿」購買咖啡、機場接人。
趨勢預測7:中國特色新能源技術路線
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燃料電池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以及燃氣汽車、醇醚汽車、太陽能汽車等其他新能源型汽車。
目前,純電動戰略初見成效,但弊端也開始顯現。因此,燃料電池、插電式、增程式作為技術補充方案等在某些應用領域的技術優勢將得到更多的政策關注和支持。
著眼未來,將重點突破動力電池、高比功率高耐久性燃料電池電堆等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將成為發電主體能源,充電智能化將引發能源結構的巨大變革。
趨勢預測8:動力電池回收體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存在諸多問題:1.回收利用法律法規尚不完善;2.回收利用體系尚不健全;3.回收技術和工藝水平有待提高;4.回收利用成本高、盈利難。
但同時,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加速成形,《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實施方案》完成,這將對動力蓄電池結構設計、連接方式、工藝技術、集成安裝的標准化做系統梳理和規定,同時強化對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運輸、儲存等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進一步落實動力蓄電池編碼制度及可追溯體系。
同時以補貼的方式規范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回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將逐漸規范,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動力。
趨勢預測9:低速電動車卷土重來
此前,依靠補貼政策支持,純電動A0、A00級市場攜低價、牌照優勢對低速車市場形成一定的沖擊,收割了一大批低速車用戶,但由於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對續航里程進行強制升級,車輛成本預計大幅提高,部分過於依賴補貼的車型將黯然退出。
與此同時,低速電動車憑借不依賴補貼、暫時還不需上牌的優勢有望卷土重來,在交通管理政策相對寬松的三四線城市迎來新一輪的高速增長期,佔領半壁江山。
低速電動車具備替代同級別燃油車的實力,但缺乏技術標准和規范管理,續航虛標、電池衰減、中小企業產品無售後服務等也是突出問題,雖然占據了三四線城市,但低速電動車若想真正贏得消費群體的認可,有更廣闊的發展,仍需在售後服務加大投入。
趨勢預測10:渠道模式創新
新能源汽車各種銷售推廣模式層出不窮,包括直營、分銷、運營等等,隨著汽車渠道和服務的線上線下融合,以電商為主的新零售模式更是成為了新的風口。
但是針對不同用戶群體,渠道模式有所差異。有分析指出,一二線市場的用戶較為集中、普遍有購車用車經驗,採取直營體驗店的模式更被認可;而三四線城市用戶相對分散,且很多首次購車,傳統4S店模式信賴度更高。
此外,有些車輛和充電設施運營商通過向潛在用戶提供用車或充電服務,順便銷售車輛的模式也在探索中,由此形成了整個產業鏈的串聯。
⑧ 汽車新能源的發展趨勢
新能源汽車未來將取代燃料汽車,據預估,2020年是汽油的高峰期,但是石油不是取之不盡的,在在2050年全世界的石油都會被開采完,所以以後新能源是主要的發現方向
⑨ 買了新能源汽車之後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後悔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汽車市場得到了迅速的擴張,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推廣國家,也存在很多的問題。
另外,新能源汽車還存在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將一些不成熟的技術加入到汽車製造中,出售給消費者,這導致了新能源汽車的質量差異。雖然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但是還是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大兩套力度,為消費者提供質量更好的汽車。
⑩ 如何促進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
迄今為止,我國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出台了多項強力的支持措施。在消費回者購置新能源汽車答繼續免徵購置稅、實行雙積分管理、購車搖號以及一些地方開展的新能源汽車免停車費、過路費等政策的推動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駛上了快車道。
有專家表示,這也意味著一大批技術水平落後的純電動車企獲得國家補貼的額度將大幅減少。新政實施將有效避免行業低水平的盲目擴張,而最終沒有技術含量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將會被加速淘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新的補貼政策可能暫時會對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形成一定影響,但總體來看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產品升級和技術高端化,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