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大全 > 恆大新能源汽車底盤

恆大新能源汽車底盤

發布時間:2021-02-28 01:36:18

A. 恆大又在買,到底是想造新能源車,還是在"圈地"

恆大在近段時間可謂是動作頻頻,為了進入新能源車市場,恆大可謂是拿出了做房地產的底氣,沒有技術!買!沒有工廠?買!沒有品牌?買!對於恆大來說,似乎什麼都可以買的來,但是恆大的第一款新能源產品竟然是復甦薩博9-3

使用易車APP
隨時隨地了解汽車信息,這有點讓我們很摸不著頭腦,雖然薩博的口碑十分不錯,在國內也有不少薩博的車迷,但是將薩博改成電動就完全失去了本味,恆大難道就這點實力嗎?

對於恆大來說,任何問題似乎都並不能稱為問題,在近日恆大新能源旗下的俊江新能源科技(江蘇)有限公司和金浩生活服務(江蘇)有限公司拿下了兩塊住宅用地和一塊工業用地,兩家公司均為恆大國能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1.38億買工業用地不難理解,但是7.04億買兩塊住宅用地是鬧哪樣?這其中又是否和房地產有什麼關系呢?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兩塊住宅用地和恆大新能源的部署並無太大關系。

B. 恆大建新能源車電驅動系統 投資150億元/年產50萬台

易車訊 近日,我們獲悉恆大集團在浙江湖州南太湖新區投資了150億元的年產50萬台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項目。屬

據悉,恆大新能源車電驅動系統項目用地450畝,包括中央電機三合一動力總成技術研發中心、電機與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中心、電機與電池繼承研發中心及有關車間,預計達產後年產值120億元。

此前,恆大健康董事長時守明表示,在廣東、上海、天津、遼寧等地的多個整車生產基地正在建設,首期規劃總產能100萬輛,其中廣州南沙、上海松江的基地將於下半年竣工,計劃2021年投產,首期規劃產能均為20萬輛。

恆大與Koenigsegg合作首款超跑Gemera

也是不久前的消息,恆大健康管理層透露,目前恆大造車進展順利,首款汽車「恆馳1」將在今年亮相。廣東、上海生產基地將於今年下半年竣工,2021年投產,為恆馳全系列產品2021年陸續全面量產做出強有力保障。

C. 新能源車底盤托底對電池有損傷嗎

托底,就是指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底盤碰到路面或地面上的石頭等凸起物。車輛托底,會在車輛底盤與托底時的碰撞物之間形成一種撞擊力,因此,托底或多或少會對汽車底盤的撞擊部位產生一定的損壞。



當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安放的部位主要以底盤為主,一些油改電車型則主要安放在後備箱位置。對於動力電池在底盤的新能源汽車而言,托底對動力電池造成損傷的可能性非常大。為盡可能地延長續駛里程,有些車企以減少離地間隙的方式來獲得更大的電池容量。這樣,這些新能源汽車在行駛時就更容易托底了。像前段時間一輛自燃的蔚來ES8,就是因為放置在車底的動力電池受到碰撞造成的。
一般來說,托底常見於高速過坑、過減速帶、上馬路牙子,以及在爛路行駛時。因此,在過坑、過減速帶以及在路況較差的道路上行駛時,一定要降低車速,以免車輛托底,造成電池受損,甚至引發燃燒事故。如果曾經發生過車輛托底,要立即與服務店聯系,需求服務店幫助。

D. 新能源汽車成功。和什麼車底盤一樣

自行車的零部件在早些時候,通過一定的改進,變成了汽車的底盤,比如滾動軸承、鋼管構架、鏈傳動等,但後來汽車行業不斷發展,汽車的底盤的變化越來越大,當然這些都是差速器、摩擦片式離合器、齒輪變速器研究成功的結果,還採用了如萬向節傳動軸、充氣輪胎、錐齒輪主減速器、後橋半獨立懸架等等,來完善汽車底盤。相對於傳統的汽車底盤,現代的汽車底盤發展已經趨於成熟,各方面的性能都得到良好提升。可是電子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給汽車底盤又帶了更深層次的發展空間,為汽車在高科技領域的應用打好基礎,創造出更安全更舒適更穩定的底盤技術。

1.1 現代汽車底盤電子化

隨著各種汽車電子輔助功能在底盤上的應用明顯提高了汽車的主動安全性和駕駛舒適性,這些系統包括ABS/ASR/ESP集成控制系統、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ACC)、泊車輔助系統(PLA)、車道偏離和駕駛員警示系統、胎壓監測系統(TPMS)、可調阻尼控制系統(ADC)等。隨著底盤電子控制系統越來越向電子化、智能化、網路化方向發展。

1.2 底盤零件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應用

汽車底盤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便是汽車輕量化, 對於輕質合金材料和高強度鋼的需求量在未來將會大大增加;底盤上對於鋁合金的運用也會越來越多;鎂合金的需求量也呈增長的態勢。但是,也要不斷研究一些新型設計來滿足汽車零部件重量輕的需求。

底盤零件的穩定性就是汽車的安全基礎,要做到強度、柔韌性、抗疲勞、抗損壞等性能,汽車車架和車橋對於管材液壓成形技術的運用也會越來越頻繁,壓力加工技術向著高效、自動減輕汽車重量、降低成本等方向發展。底盤鑄件正在向高性能、薄壁、輕質、精(確)尺寸、優良切削性能方向發展;鑄造生產過程向清潔、廢物再生、高效、節能、節材、環保的綠色鑄造方向發展。底盤零部件的機械切削加工技術已經拋棄了傳統模式,而發展為柔性技術為特點的生產線生產的生存模式。高效、精密、柔性化、自動化是切削加工技術變化的主要趨勢。高速加工技術、敏捷製造技術、智能化加工技術、綠色加工技術等都將得到快速發展。汽車零件的防護性電鍍由原來單一的鍍鋅鈍化工藝,向耐蝕性能更好且具有耐熱、低氫脆性、良好加工性能及環保性能的鋅合金鍍層及無鉻達克羅工藝發展。在鍍層的耐腐蝕性能獲得很大提高的同時,正向鍍層耐熱性能好、低摩擦系數方向發展。在底盤領域,隨著對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目前,世界各大汽車公司正在集中開發環境友好的零件,如低滾動阻力輪胎、綠色輪胎、不含鉛的車輪平衡塊、不含六階鉻的新零件塗層技術、電動轉向系統等,相信不久的將來,底盤技術一定會朝著保護環境的方向越走越廣闊。

2 底盤設計要求

底盤設計考慮的關鍵在於滿足整車性能的各項指標。汽車應當具備的基本性能可概括為動力性、經濟性、制動性、操穩性、平順性、安全性和耐久性。一般所說的底盤工程包括前後懸架、轉向系、制動系和車輪的設計配置。與這些系統直接相關的整車性能有制動性、操穩性和平順性。底盤的懸架部件本身要足夠牢固,而其設計是否到位直接影響車架車身的受力大小,同時底盤設計也和耐久性相關。

3 新能源汽車底盤設計的完善

3.1 完善新能源汽車底盤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

要對新能源汽車底盤設計進行完善,就要從三個方面思考問題。

其一,汽車底盤設計平台的應用,即在底盤設計中,包括底盤設計的構架,以及其子系統都需要保持不變。

其二,傳統發動機存在的弊端不少,可以將其取消,採用最新研發的轉向系統和傳動系統。要根據原有的框架對汽車底盤子系統進行適當的改進。例如,要保留子系統底盤設計的設計方案,要嚴格更換有問題的發動機。所以,對於底盤的設計來說,不僅要安裝真空動力泵,還有適當調整構架,達到改善真空源的目的。當然,也要改變新的動力系統的減速器介面。在零部件設計完的基礎上,還要用CAE分析法對懸置系統進行運用,達到減輕噪音的目的。

其三,車體後艙的布局會隨著子系統採用的新的設計方案而改變,經過一系列對於荷載已經車的質量進行詳細核算,保證懸架系統安全系數。不然,就要對子系統進行重設,這時候就要做好調整懸架系統的任務工作,分析新能源汽車的前軸荷的分布情況以及後軸荷的分布情況,會發現要重新設計懸架系統的參數。確定好懸架四輪定位參數,用Adams分析進行確定,但是最好盡量保證原有的設計方案,和實際相結合,這樣可以有效節省開發周期,減小成本開發。

3.2 新能源汽車保持承載式車身

新能源汽車保持承載式車身,在於很多汽車都會採用這種設計。由於副車架並不能夠承擔車身質量的相關功能,因此,在動力總成部件的設計上,需要將懸置點確定下來。車身的懸置設計中,要對車身進行量化分析,可以採用CAE分析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於懸置設計空間不規范而導致的總體布設困難。

3.3 新能源汽車運用非承載式車身

汽車車身採用非承載式設計,由於底盤可形成比較大的框架而使得底盤的承載力增強,其中可以布設全部的動力系統。所以,在新能源汽車設計的初期,就要規劃好進行部件,不僅可以提高總體布置的簡易程度,而且隨著車身重心的降低而使得車身的整體質量有所減輕。

E. 恆大造車押注的國能新能源,其目前新能源造車實力如何

首款量產下線車的競爭壓力


根據恆大方面介紹,國能93車型是一款基於薩博汽車鳳凰E平台及薩博技術打造的純電動車型。


薩博汽車是一家老牌瑞典汽車製造廠商。2012年6月,瑞典籍華人蔣大龍通過NEVS公司收購了薩博汽車擁有的9-3車型知識產權以及鳳凰平台知識產權。國能新能源及相關公司即是NEVS公司在中國的主要研發、生產平台。

張翔告訴投中網,從披露的公開信息看,國能93車型是從原來的薩博燃油汽車9-3車型改裝成了電動車,「這種技術手段是前兩年自主品牌的技術路線,比如上汽550改成新能源。」他認為:「續航達到300多公里,已經很普遍甚至稍微落後,現在很多達到了400公里或以上。」


續航能力是新能源電動車的關鍵。售價33萬~43萬元的特斯拉Model3(2019年款),其國產版續航里程為460公里,而進口的高性能版為595公里。售價36萬~45萬元的蔚來汽車的續航里程則在420公里~510公里。


「大部分消費者比較謹慎,不會輕易去買蔚來或其他新能源汽車。而且現在新能源補貼越來越少,300公里續航的車拿到市場去賣,估計賣一輛虧一輛。」張翔如此分析。


今年3月,國家對續航里程300-400公里的純電動車補貼從2017年的4.4萬元降至1.8萬元。


中國新能源汽車廠商蔚來汽車,按照2018年的補貼政策,每一輛可獲得6.75萬元。但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2018年平均售出的每一輛車虧損約80萬元。而作為全球銷量最高的新能源車型,特斯拉Model3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賣出的每一輛車幾乎都在虧損。去年「瑞銀」報告稱,特斯拉電池單位成本雖然已為最低,但基礎型Model3每賣出一台入門款,特斯拉就要虧損6000美元(約4.2萬人民幣)。


如此來看,今年6月宣布量產下線的國能93,在性能和未知的價格上,面臨著巨大的市場競爭。


事實上,NEVS公司自2014年就開始計劃薩博9-3為基礎生產電動車。2017年12月,國能新能源稱,相關車型將於2018年6月正式量產下線。而直到2018年年底,國能新能源獲得工信部發放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生產資質。這意味著,此時其真正獲得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的資格。

F. 龐大新能源的電汽車底盤高不高

北汽新能源車的任何一款車型設計都經過多重試驗,離地間隙都是最合理的,具有良好的通過性。

G. 恆大新能源恆馳1年底上市 未來新車均由國能研發

恆大日前通過3.795億美元資金對NEVS(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進行全資控股,NEVS將繼續為恆大新能源恆馳品牌車型進行研發。根據規劃,恆大將推出15款新能源車型,覆蓋頂級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經典型等全系列產品,首款車型恆馳1將於今年底上市。
說到NEVS(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恐怕不少網友比較陌生,該公司成立於2012年4月份,隨後在8月份完成對瑞典薩博汽車有限公司的收購。NEVS主要專注於電動智能汽車整車製造、電機電控、智慧充電、共享出行等領域。
NEVS此前推出兩款純電動車型,分別是9-3概念車和9-3X概念車,兩款車型均基於薩博9-3平台打造,不過至今仍未量產上市。恆大初期對NEVS進行「買買買」時,業界一度認為恆馳1將基於NEVS 9-3概念車打造。
去年3月份,恆大新能源首期規劃年產能為100萬輛,在3-5年內力爭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隨後發布新能源汽車品牌-「恆馳」。需要指出的是,恆大在去年9月份宣布將與五家合作夥伴共同研發15款新能源車型,覆蓋頂級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經典型等全系列產品。
這五家企業將在底盤、白車身、動力總成、電子電器、整車集成、車身內外飾等汽車整車研發全流程,為15款新車提供保障,但五家企業中(德國FEV、德國EDAG、德國IAV、奧地利AVL和加拿大MAGNA)並無NEVS的身影。這是否意味著恆馳品牌將成為恆大新能源獨立子品牌與15款車型區隔開,我們將持續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從備受質疑到超跑落地 恆大汽車的夢想即將成真

原本應該熱熱鬧鬧的日內瓦車展被新冠病毒「打擾」到只有展商沒有觀眾,但是這並不影響日內瓦車展的含金量。與傳統汽車廠商紛紛將發布會、上市會放到線上不同,日內瓦車展的展館中,有一家車企依舊硬核的在展館現場完成了自己的全球首發產品——那就是恆大與科尼賽克成立合資公司後的首款新車——頂級超跑Gemera。

Gemera的亮相可以說是恆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從0-1的一個質的轉變,這也可以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恆大其實已經擁有了製造世界頂級新能源超級跑車的能力。更值得一提的是,Gemera使用的電池與逆變器均由恆大旗下的集團公司製造完成,可以說恆大集團已經將新能源產業鏈做到了一個很好的閉環。當然,Gemera的如此成功,也給到國內眾多消費者更多的期待,畢竟今年上半年,恆大新能源汽車——恆馳1也即將入市,作為目標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希望恆大新能源汽車應該會有更多的驚喜給到我們!

Gemera日內瓦全球首發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恆大集團成立兩家新能源汽車子公司,涉足多項汽車業務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地產巨頭恆大中國集團於7月10日於廣東省建立子公司,其一個主要業務是電動汽車相關技術研發,另一家名為恆大新能源汽車(廣西)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於7月8日由同一家母公司注冊,其業務范圍與廣東的類似。

據報道,恆大集團於5月22日慶祝了其電動驅動系統生產基地在浙江省湖州市南台湖新區的首次開挖。新基地佔地面積450畝(300000平方米),投資額達人民幣150億元(21.44億美元),將包括研發中心,專注於「三合一」電力驅動系統,電動機和自動駕駛技術以及電動機和電池的集成以及相應的製造車間。預計每年將生產500000個電力驅動系統,年產值120億歐元(17.15億美元)。

通過一系列的並購行動,恆大集團已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涉及整車、電動機和ECU、動力電池、汽車銷售和智能充電等的製造。

去年11月,恆大集團宣布與60家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其中包括博世,麥格納,ContinentalAG,ZF集團,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捷太格特和巴斯夫等知名公司。此外,恆大集團的子公司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於去年9月與五家歐洲汽車工程公司簽署了開發15種電動車型的合同,合作夥伴包括:德國的FEV集團,EDAG和IVA集團,以及奧地利的麥格納斯泰爾和李斯特公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恆大造車進入落地階段,一出手就是超跑

由於受疫情的影響,在開幕前夕,本屆日內瓦車展被迫取消,許多原定在現場發布的新車都開起了雲上發布會,但有一款車型是例外的,它就是科尼賽克旗下的頂級新能源超跑Gemera,作為當天唯一一款被允許現場發布的車型,成為本屆日內瓦車展的最大亮點。

Gemera日內瓦全球首發

以前我們在討論科尼塞克這樣的超跑品牌的時候,總覺得它離中國離我們比較遙遠,但這一次,在Gemera上有了非常鮮明的「中國身份」,它是自去年1月份中國恆大入股AlpraazAB成為科尼塞克的大股東後,發布的第一款車型,而且它是由科尼塞克和恆大雙方聯合開發,這款車的設計師是世界頂級汽車設計大師SashaSelipanov,而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恆馳汽車的主設計師,而恆馳正是恆大旗下的汽車品牌。

同時,在Gemera上還有更加硬核的中國元素,作為頂級新能源超跑,Gemera上的最核心部件之一——電池,使用的是恆大新能源科技集團研發生產的最新一代產品,而另一個重要部件逆變器則是由恆大控股的荷蘭e-Traction公司研發生產。盡管Gemera全球限量300輛,但作為恆大造車的第一個落地成果,在它身上恆大的產業鏈整合優勢已經顯現,恆大的造車邏輯也獲得了初步驗證,Gemera的發布也意味著恆大造車已經進入實操階段。

此外,恆大造車還有一個突出的優勢——不差錢。汽車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且不說一款車型從立項到上市,需要海量的資金投入,單單是工廠建設,就要花費數上百億的資金,這不是一般的企業可以承受的起的,而恆大可以通過自身雄厚的經濟實力為造車保駕護航。根據之前公布規劃,恆大計劃從2019年到2021年之間,分別投資200億元、150億元及100億元累計450億元用於造車,僅2019年上半年就已經投入140億元,這可都是真金白銀,跟之前的PPT造車有質的區別,我們有有理由對這樣的企業報以厚望。

3?寫在最後

目前的汽車行業正處於深度變革時期,我們需要恆大這樣有決心有實力的玩家參與進來,Gemera只是恆大在造車領域邁出的第一步,而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恆大汽車也將很快面世,它的到來將刷新人們對造車新勢力的認識。在造車領域,如果說之前的恆大是實力派的話的,現在還要給它加上一個新的標簽——實干派,行動說明一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恆大新能源汽車底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凱撒旅行社招聘 瀏覽:748
陽江海韻戴斯度假酒店 瀏覽:590
電動汽車技術政策 瀏覽:261
戶外街舞墊子 瀏覽:491
fuso越野房車多少錢 瀏覽:913
京郊特色度假 瀏覽:724
山羊皮卡車 瀏覽:374
中國旅遊安全問題 瀏覽:399
武漢新能源汽車銷售 瀏覽:142
l懷化旅遊攻略 瀏覽:897
車個性內飾 瀏覽:135
賓士S級內飾改裝 瀏覽:101
皮卡並線 瀏覽:398
皮卡堂食物 瀏覽:8
安徽安凱華夏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瀏覽:547
東京到大阪旅遊攻略 瀏覽:492
東風轎車價格 瀏覽:293
金希澈豪車 瀏覽:826
皮卡丘人氣 瀏覽:924
峨秀湖國際度假區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