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城市享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在國家發布的《關於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中已明確指出,將繼續依託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如果滿足示範城市或區域的條件,可編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提交四部委,擇優確定示範城市名單。寶工商城提示您,只有進入示範名單的城市,才能推廣新能源汽車,當地消費者才能在本地購買新能源汽車,並享受新能源汽車補貼。
享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城市:
北京市、天津市、太原市、晉城市、大連市、上海市、寧波市、合肥市、蕪湖市、青島市、鄭州市、新鄉市、武漢市、襄陽市、長株潭地區、廣州市、深圳市、海口市、成都市、重慶市、昆明市、西安市、蘭州市
河北省城市群(石家莊(含辛集)、唐山、邯鄲、保定(含定州)、邢台、廊坊、衡水、滄州、承德、張家口)
浙江省城市群(杭州、金華、紹興、湖州)
福建省城市群(福州、廈門、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龍岩、寧德、平潭)
江西省城市群(南昌、九江、撫州、宜春、萍鄉、上饒、贛州)
廣東省城市群(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門、肇慶)
第二批能源汽車推廣城市名單:
沈陽,長春,哈爾濱,瀘州市,淄博市,臨沂市,濰坊市,聊城
內蒙古自治區城市群(呼和浩特市、包頭市)
江蘇省城市群(南京市、常州市、蘇州市、南通市、鹽城市、揚州市)
貴州省城市群(貴陽市、遵義市、畢節市、安順市、六盤水市、黔東南州)
雲南省城市群(昆明市、麗江市、玉溪市、大理市)
除了享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外,很多城市為了推廣新能源汽車,紛紛出台地方補貼政策,也就是說可以獲得國家+地方雙重補貼。這些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海口、天津、大連、蘇州、西安、武漢、湖南等。地方城市的補貼政策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略有不同。像北京地區按照國家標准1:1進行補貼,上海則對純電動乘用車的補貼額度為4萬元/輛,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的補貼額度為3萬元/輛。
㈡ 廣州將對新能源汽車補貼1萬元/輛 多地出台汽車消費刺激政策
該通知還提出,針對疫情期間市民自駕通勤的需求,在加快推進落實2019年6月明確的新增10萬個中小客車指標額度工作的同時,將視情況研究推出新增指標。去年6月,在國家發改委發文鼓勵對限購解禁後,廣州市率先響應,對搖號指標進行松綁,增配了10萬輛搖號指標。
從2月26日審議通過《關於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若干措施》(簡稱:《措施》)到補貼細則政策落地,廣州只用了5天時間。《措施》中提到,要加快推進落實去年尚未用完的中小客車指標額度工作,對二手車置換、購買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提振汽車消費。
對新能源汽車和國六車型進行購買補貼,符合國家對穩定汽車消費的號召,尤其是對汽車產業依賴度較高的廣州及廣東省。2018年的數據顯示,廣州市汽車產銷量僅次於上海,其汽車工業產值占該年廣州市總產值的比例超過30%。而廣東則是國內汽車第一大省,其2019年汽車產量為311.7萬輛,佔全國汽車產量的12.2%,位列第一。基於此,廣東省是出台汽車消費相關政策積極性最高的省份。
廣州是在2020年繼兄弟城市佛山之後,第二個在推出非指定品牌購車補貼的城市。在此之前,佛山市於2月3日發布《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佛山市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提出鼓勵「國六」標准排量汽車消費,給予每輛車補貼2000-5000元不等。
也有城市推出了購買指定品牌獲得購車補貼的政策。如3月1日,湘潭經濟技術開發區官網發布的《關於出台促進吉利地產車在長株潭消費升級鼓勵措施》文件顯示,長沙、株州、湘潭市民購買吉利汽車湘潭九華基地生產的吉利繽越、全新遠景,可獲3000元/輛的補貼,不過限額前3500名購車的個人消費者。
與此同時,廣州市也成為第一個重啟對純電動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的城市。此前的2019年9月,為響應四部發布的最新補貼政策,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於2019年9月發布新補貼標准,表示過渡期(2019年6月25日)後對純電動汽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含增程式)不再給予地方補貼。
從數額上看,此次補貼的1萬元低於此前與國家補貼固定比例的數額,但這仍被認為將對廣州新能源汽車市場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數據顯示,補貼對新能源汽車消費具有很大的刺激作用。2019年之前,在補貼政策引導下,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了連續10年的高增長,但在2019年補貼大幅退坡後,其銷量隨即出現連續負增長。
截至目前,已有北京、石家莊、海南、深圳等地已陸續取消地方補貼,在廣州市對購買新能源汽車啟動補貼後,是否會有其它城市跟進值得關注。
事實上,不僅是地方補貼的重啟受到關注,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國家補貼是否將在今年退出也是業內關注的焦點。按照政策規定,已經實施了10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在2020年以後完全退出。不過在今年1月11日舉辦的2020電動車百人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該業內打了一針短效強心劑——7月1日之前不會再退坡,但對於下半年的走向仍不明朗。
如果國家補貼完全退出,勢必將對大幅下滑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不利沖擊,也不利於新能源汽車企業疫情後的恢復。數據顯示,在去年出現首次負增長後,受春節假期影響及疫情沖擊,今年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54%。
雖然對於國家補貼是否退出尚未有定論,但近期陸續下發的(2017年或2018年的)國家新能源補貼,被認為是疫情中車企的「及時雨」。
最新消息顯示,3月3日,東風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於3月2日收到襄陽市財政局轉支付的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2億元;3月2日,比亞迪發布公告表示收到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13.4億元;2月21日,宇通客車發布公告表示已收到鄭州市財政局轉支付的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款17.7億元。而在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發放密集出現在5月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新能源汽車補助標準是多少
節油率在40%以上的混合動力汽車,其補助標准為5萬元/輛。5日,財政部公布了由該部和科技部出台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辦法決定,在北京、上海、重慶、長春、大連、杭州、濟南、武漢、深圳、合肥、長沙、昆明、南昌等13個城市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工作,以財政政策鼓勵在公交、出租、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對推廣使用單位購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補助。
其中,中央財政重點對購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補助,地方財政重點對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及維護保養給予補助。
為保證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各試點省(市)財政部門要抓緊制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實施方案報財政部、科技部。同時,試點城市要跟蹤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運行情況,定期將實際節能效果、財政補助資金安排使用情況以及試點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函告財政部、科技部。
辦法還規定,示範推廣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必須符合混合動力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與同類傳統車型相比節油率須達到5%以上,混合動力客車節油率須達到10%以上;生產企業對動力蓄電池等關鍵零部件必須提供不低於3年或15萬公里(以先到者為准)的質保期限等要求。
參考資料: 江蘇海國節能審計事務有限公司
㈣ 廣州又出台新政刺激車市復甦,新能源車可獲1萬元補貼
為了提振車市,廣州市又出台新政策,掏錢補貼消費者,尤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出手大方。
3月3日,廣州市政府發布《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若干措施》(下稱「48條」),針對疫情期間市民自駕通勤的需求,加快推進落實2019年6月明確的新增10萬個中小客車指標額度工作,並視情況研究推出新增指標;2020年3月至12月底,在使用環節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推進汽車更新換代,對置換或報廢二手車的消費者,在廣州注冊登記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國六」標准新車,每輛給予3000元補助。
東風本田廣州一家4S店負責人今日接受第一汽車頻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廣州政府推出「48條」政策,能刺激廣州汽車市場,增加購買力,對經銷商來說是利好消息。該店自2月10日復工以來,第一周僅賣出兩輛車,目前到店客流依然很少,銷售量也少。
該負責人還談到,現在還沒看到「48條」的細則,希望能減少補貼的申請領取環節,最好是車主能去一次辦完手續就領到補貼款。
廣汽豐田一家4S店負責人對第一汽車頻道記者也談到,去年廣州新增指標之後,對該店混動動力汽車消費拉動非常明顯。希望這次新政繼續發力刺激消費。自2月17日復工以來,客流量一般,短時間內很難回復到以前的人氣,成交量環比雖有所增長,但同比還是低於平均水平。
在廣州新政補貼的基礎上,廣汽豐田今天自己也新出一個補貼方案,在政府對新能源車綜合補貼1萬元的基礎上,該企業加碼補貼1萬元,對於置換也多補貼,在政府補貼3000元之外,該企業加碼最高補貼5000元。
此外,還有廣州汽車經銷商表示,自去年來,廣州出台提振汽車消費的政策快,這些政策能夠刺激汽車復甦,將損失降到最低,希望後續還可以追加其他政策,例如再投10萬個指標。
由於車市低迷,作為汽車限購城市之一的廣州在去年率先「松綁」,宣布增加10萬個中小客車增量指標額度,去年9月,為了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廣州又新增1萬個有效期至2019年12月31日的車牌指標。
現在,這次新政並未新增車牌指標,而是直接對消費者補貼。汽車經銷商普遍認為這有助刺激汽車消費,尤其是促進去年已取消地方補貼的新能源汽車的消費。
佛山也出台政策補貼汽車消費,上個月,廣東佛山市提出鼓勵「國六」標准排量汽車消費,給予消費者單車購車補貼2000~5000元不等,自2020年3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1年。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疫情對汽車產業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當前消費信心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出台政策鼓勵汽車消費。他還稱,穩定汽車消費有很多成熟的辦法可以推動,比如在2009年和2015年兩次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採取了部分稅減半的政策,實施效果不錯。
由於疫情,汽車產業受到較大影響,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銷出現大幅下滑,地方政府以及國家相關部門正在加緊研究討論汽車產業相關扶持政策。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今年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0%。新能源汽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4.0萬輛和4.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5.4%和54.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預計完成3.5萬輛和3.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6.3%和54.5。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廣州今年重啟地補,新能源每車綜合補貼一萬
3月3日,廣州市政府發布《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若干措施》,其中第五條指出,提振汽車消費。
針對疫情期間市民自駕通勤的需求,加快推進落實2019年6月明確的新增10萬個中小客車指標額度工作,並視情況研究推出新增指標。2020年3月至12月底,在使用環節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推進汽車更新換代,對置換或報廢二手車的消費者,在廣州注冊登記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國六」標准新車,每輛給予3000元補助。
據EV視界了解,2019年9月,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新補貼標准顯示,2019年6月25日後對純電動汽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含增程式)不再給予地方補貼。而上述提振汽車消費的《措施》,正式宣告廣州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在今年年內重啟。
2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最新汽車產銷預計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1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4萬輛和4.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5.4%和54.4%。
2月16日出版的今年第4期《求是》雜志將發表重要文章強調,「擴大消費是對沖疫情影響的重要著力點之一。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
2月2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提出,要推動有條件的地市出台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政策,鼓勵廣州、深圳進一步放寬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怎樣申領廣州新能源汽車差額補貼
廣州市發改委與財政局聯合發布《廣州市新能源中小客車車輛購置補貼實施細則》,規定廣州購買新能源汽車除了享受中央補貼之外,還有地方給予的車牌競價補貼以及車輛購置補貼,需要購買單位與個人自行申領。其中申領地方差額補貼的新能源汽車需在今年12月31日完成注冊,而補貼撥付將於明年底截止。
1、單位與個人需自行申領
2013年,廣州發布《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地方財政按照與中央財政2013年補貼標准對符合要求的新能源中小客車給予車輛購置補貼。其中,補貼包括按照《廣州市中小客車總量調控增量指標競價收入資金管理辦法》中競價收入資金給予的1萬元/輛的車輛購置補貼《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資金管理辦法》中規定,按照2013年中央補貼標准扣除上述1萬元後,地方財政需對每輛新能源中小客車給予的車輛購置補貼。
《細則》規定,申領廣州地方補貼的主體包括是車輛生產單位,一是在廣州市注冊或車輛在廣州市生產的單位(除此以外的為廣州市以外車輛生產單位)二是車輛銷售單位,也就是廣州市以外車輛生產單位在廣州市設立的專門銷售單位三是車輛購買單位,采購廣州市以外車輛生產單位(未在廣州市設立的專門銷售單位)的產品的單位或個人。
不過,要獲得地方補貼,上述三大主體的自行提交申請報告,《細則》明確指出,新能源汽車在購買過程中,按照扣除中央補貼後的價格進行購買,並自行申領地方差額補貼。其中,申領地方差額補貼的新能源汽車須在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注冊登記,補貼的申領及撥付於2016年12月31日截止。而申請車輛購置地方萬元補貼,則直接撥付至車輛所有者銀行賬戶。
2、車輛3年內外遷退還補貼
申請車輛購置地方差額補貼,車主需提供車輛生產單位、產品、公示信息、合同、發票、車輛行駛證等原始憑證和復印件,以及車輛匯總表和明細表等文件,於每年10月將補貼申領資料正式提交市發展改革委。
其中,車輛購買單位為計程車企業,且車輛用途為計程車的,需先將補貼申領資料提交至市交委,經市交委審核後提交市發展改革委。而市發展改革委對補貼申領資料進行匯總審核後送市財政局審核,市財政局審核通過後據此撥付地方差額補貼資金給申請人。
不過,享受地方補貼的車輛所有者自購買之日起三年內向廣州市外轉移過戶且獲得過地方財政補貼的車輛,需退還地方財政補貼。而車輛所有者可將地方財政補貼退至該購置車輛的經銷店,由經銷店將補貼退還市財政。經銷店收到車輛所有者退回的地方財政補貼後,應主動報告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並在收到退款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將款項主動退還市財政,並主動接受相關部門的檢查。
㈦ 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
新能源車型(含純電,插電式)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內,才能享受國家補貼。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400km以上的,補貼2.25萬元,250km至400km補貼1.62萬元。插電混動續航里程在50km以上補貼0.85萬元。
2020-2022年初步敲定補貼退坡標准分別為10%,20%,30%。特別需要注意具備換電模式的車型不在此項價格限制范圍內。換句話說,國家鼓勵換電商業模式的發展。
(7)廣東地方新能源汽車補貼細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提出新車後必須及時補充電能,保持電池在充滿狀態。在使用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准確把握充電時間,參考平時使用頻率及行駛里程,自我把握充電時間。過度充電,過度放電和充電不足都會縮短電瓶使用壽命。長時間擱置應保證電量維持在80%以上,因為電池有自放電現象,電量過高,會影響安全性。
充電器輸出插頭松動、接觸面氧化等現象都會導致插頭發熱,發熱時間過長會導致插頭短路或接觸不良,損害充電器和相關電子電路,給您帶來不必要的損失。所以發現上述情況時,應及時清除氧化物或更換接插件。
㈧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是什麼
2018年2月13日,財政部在其官網上正式發布由四部委聯合起草的《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1、補貼方案削低補高、進一步鼓勵技術進步。2018年新版補貼方案里,將「提高技術門檻要求」作為開宗明義的首條綱領,明確提出要鼓勵高能量密度、低能耗車型應用,將補貼資金顯著傾斜於更高技術水平的車型,而且維持對燃料電池的補貼額度不變
2、分階段過渡,為車企預留准備和切換時間/空間。本次補貼方案相比此前歷次補貼政策不同的是,其首次出現了「分階段執行」的管理思路。簡而言之,就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執行不同的補貼政策。出現該方式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政策為2018年2月份才出台,此前的政策空白期中產銷的新能源汽車採用新辦法實在說不過去(先後關系);二是距離2016年12月30日財政部等四部委制定的舊補貼政策過去僅一年出頭,頻繁調整給車企帶來的壓力確實很大;三是新車型的技術指標調整、開發並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僅標定試驗就得花費至少數月時間。
3、去繁就簡,簡政放權降低車企行政審批壓力和成本。由於補貼政策、公告目錄、推薦目錄、免徵購置稅目錄等政策文件具有緊密的關系,因此車企在產銷過程中必須應對大量的申報、審核、調整工作。某車企專門負責目錄申報工作的負責人就曾在私下說過,一年下來光這個活就得專門調集人手加班加點干,而且經常是突擊戰(早上目錄早領補貼)。新補貼政策顯然是充分考慮到了這一實際情況,因此重點出台了以下三點細則:一是「2017年目錄內符合調整後補貼技術條件的車型,可直接列入新的目錄。」,也即是可以不用重復經歷完整的申報流程;二是「地方政府不得要求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重復檢驗」,也即是車企可以明確免除地方政府再次檢測的額外要求和無意義行為;三是「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應一視同仁執行免限行、免限購、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等支持措施」,也即是大公告賜予「全國通行」的權利,無需每一個產品型號均到每一個省份進行單獨的申請檢查。
4、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嚴防新式騙補等亂象滋生。對車企的簡政放權並不意味著全面放鬆,事實上,新政策高度凸顯出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新思路。比如,要求「加快建立三級聯網的新能源汽車監管平台」、「建立整車和電池一致性抽檢制度」、「設置舉報電話或網上舉報平台」、「建立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統計、審查、處罰機制」。上述舉措著力於維護新能源汽車穩定的產銷秩序、嚴防騙補、提升產品安全。特別是整車和電池一致性抽檢制度,更是十分及時和重要,具體點講,少數車企可能會在「高能量密度優惠」和「成本壓力」下再次鋌而走險,採取「優劣參半」的方式生產產品、攤銷成本、騙取補貼,新思路的提前出台,將極為有力的震懾和扼殺這些不法企圖。
(1)、堅持精細化分檔。2017年正式版本中將純電動乘用車簡要分成了3個檔次,由於政策是在2016年制定,這一處理方式可以理解。但在2018年仍然延續就不太符合市場現狀了,因此2018正式版本與此前流出的草案版本「高度相似」的實行了5個檔次劃分,堅持了精細化的分檔思路。這個情況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產品豐富程度在大幅提升,二是請大家以後千萬不要對網上流出的草案版本置若罔聞,雖然草案會與正式版本有所出入,但空穴不來風,早了解早做准備不是壞事。
(2)、未過度削低補高。2018年正式版本中,直接取消了低於150公里續航里程的純電動乘用車國補資格,並將此前150-200km段3.6萬元的補貼額度下調為1.5萬元,削幅2.1萬元;將200-250km段削減為2.4萬元,削幅1.2萬元;將250-300km段削減為3.4萬元,削幅1萬元,但不低於300km續航的車型補貼額度不降反升。這種削低補高思路與此前草案版本的思路再次一致,但不同的是,正式版本相對於草案版本並沒有非常嚴厲的削低150-200km段車型,而是有所保留,削幅降低了0.5萬元。這表明,經過各方勢力博弈,A00級車型短期內的尾大不掉讓管理方意識到,過於激進的削低將容易產生斷崖式發展現象,從穩定角度出發,減弱了對A00級車型的打壓力度,給予了A00一口喘氣的生機。
(3)、技術指標進一步加嚴。能量密度方面,120Wh/kg成為電池包的入門標准,相比此前90Wh/kg就能獲得1倍的標准補貼,新標准將該指標直接提升了30Wh/kg,提升幅度高達25%,並且首次劃出了160Wh/kg的檔次,為超高能量密度車型的出現預留空間(2017年推薦目錄和2018年首批推薦目錄中,能量密度最高分別達到152.9Wh/kg、158.07 Wh/kg)。與此同時,百公里能耗要求也進一步加嚴。2017正式版本中限值較低,以1000kg、1600kg、2000kg三種整備質量為例,其百公里能耗上限分別為14.5kWh、21.7kWh、23.7kWh,且無系數考核。2018草案中則出現了系數考核跡象,該跡象在正式版本中得以印證,想要拿到基本系數(1),各類車型就必須滿足優於5%以上的不同質量段的能耗限值要求。而且,限值也明顯收緊,1000kg、1600kg、2000kg三種整備質量的能耗上限分別為13.05 kWh、19.53 kWh、21.3 kWh,加嚴程度約為10%
㈨ 重啟地方補貼 廣州市將對新能源汽車補貼一萬元
2020年2月2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便提出,要推動有條件的地市出台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內,鼓勵廣州、深圳進一步放寬容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終於在3月3日,廣州市政府發布了《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若干措施》。
其中第五條明確指出,要提振汽車消費。針對疫情期間市民自駕通勤的需求,加快推進落實2019年6月明確的新增10萬個中小客車指標額度工作,並視情況研究推出新增指標。2020年3月至12月底,在使用環節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
推進汽車更新換代,對置換或報廢二手車的消費者,在廣州注冊登記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國六」標准新車,每輛給予3000元補助。2019年9月,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新補貼標准顯示,2019年6月25日後對純電動汽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含增程式)不再給予地方補貼。而上述提振汽車消費的《措施》,正式宣告廣州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在今年年內重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㈩ 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是多少
1、根據《暫行辦抄法》規定:襲
第九條:補助標准根據動力電池組能量確定。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助。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5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輛。
第十條:財政補助採取退坡機制。試點期內(2010-2012年),每家企業銷售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乘用車分別達到5萬輛的規模後,中央財政將適當降低補助標准。
2、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