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戶外夜景 > 戶外小裝備

戶外小裝備

發布時間:2021-02-11 21:36:51

戶外入門裝備選擇

kailas春暉\秋夢 360 或 牧高笛冷山2 320

普爾蘭德六邊形防潮墊 50

K2 350克棉睡袋 120

LED頭燈 20

Acme mountain70L 350

雜牌地席 40

祖迪斯開孔護回膝 35

OK.....還沒超過1000。。答。。如果還想搞雙鞋。。。夏爾巴、雪松。。。。300內

以上基本性價比超高的裝備。。。口碑很高。。。

❷ 戶外的簡單裝備一般有哪些

多大強度
多高的山
夏季冬季
身體狀況
都如何?
簡單的就是鞋子可以好點的
手杖
護膝
沖鋒衣褲
速乾衣褲
頭巾
眼鏡
手電筒
頭燈
手套
手台
夏天鬼子帽
冬天抓絨帽
還有防雨的
基本就這些吧
當然襪子穿結實的
厚實點的。
暖水壺
背包
(輕重裝不同)
反正我有啥就都告訴你了。

❸ 戶外需要准備什麼裝備

隨著戶外運動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登山、徒步、騎行、露營等戶外運動。可能剛開始只是想放鬆下心情,不想走景區;也可能是被親朋好友拉著出去一起玩;也可能是看到驢友隊伍很帥,想加入他們....
剛開始什麼都不懂,一身運動裝加運動鞋,學生包就是要比高跟鞋,皮鞋,西裝看來專業了,當然爬起山來也更舒服。有很多人玩一次會感覺太累,走不下來,但能走過幾次的就會愛上戶外這種運動。那麼就該考慮買裝備的問題了。
對於一個新人,沒有必要沖動一次購買很多裝備,推薦首選購買的裝備:
(1)一個背包;(2)一雙舒適的鞋子,最好是登山鞋;(3)兩根登山杖;(4)護膝一對;(5)其他雜物包括魔術頭巾、水杯、手套、帽子等。
接下來進階階段需要購買的包括:
(1)沖鋒衣褲、速乾衣褲;(2)帳篷、睡袋、防潮墊;(3)灶頭、套鍋;(4)雨衣,等等。
下面詳細介紹各階段購買裝備的順序:
A、基本原則 (推薦閱讀:戶外裝備網址大全隨你貨比三家)
1、由近及遠:離身體距離近的先買,離身體距離遠的後買。
2、先高後低:使用頻率高的先買,使用頻率低的後買。
B、用途環境:2-3日,低海拔地區穿越、溯溪。
C、購買建議
根據以上的原則和用途環境總結的購買順序建議如下
1、登山鞋+襪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另外買鞋了別忘配速干襪子。要厚實,無接縫那種。
2、內衣褲:根據夏冬季選擇運動排汗型或保暖型。盡量不要棉的,否則濕了的話在蒸發過程會消耗你大量的熱量。尤其MM的文胸最好換無金屬拖的運動款。
3、速乾衣褲:這類衣服大部分款式平常也是可以穿的。所以有米的直接上TNF一類品牌的,買好的也不浪費。平常上下班也都一樣穿。優點就是輕薄,穿著穿比較舒服。
4、護膝、手套:小東西有大作用。太多的驢子都廢在膝蓋上了。不要糾結,馬上買一套。百把塊而已。換個膝蓋要幾十萬的,卧床或支拐也不好玩。手套建議防風抓絨的,不用太厚。冬天日常也用得上。
====入門線:玩了幾次,感覺不錯,已經打算深入戶外生活。那麼繼續吧。
5、睡袋+防潮墊:睡袋用自己的衛生。注意在溫標、款式(袋形)和重量間取得平衡。防潮墊通常不貴也搭配一個吧。偶爾家來客人了也一樣用的上。車上用的小頭枕也順帶弄一個。
6、登山杖、頭燈:登山杖和頭燈也算是高科技和家用電器了,不要租用了吧,自備的可靠。登山杖盡量用雙杖。
7、防水袋: 根據睡袋大小買一個。再根據衣服多少買一個(建議大容量的)。都套上!防水第一!!
8、沖鋒衣褲:仁者見仁,婆說婆有理。根據需要買吧,下雨時外面雨水,裡面汗水。買的理由就不說了,戶外嘛,沖鋒衣是標志。沖鋒衣好的上千塊,想經濟就快乾搭配雨衣好了。提醒下!雨衣不要丟在山上,不可降解的!
====升級線:如果現在你已經打算要讓戶外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准備成為一名真正的驢。准備大把的銀子吧。
9、背包(防雨罩)+快掛:背包的負重指標比容量更重要!別光看多少升,先算算自己打算背多斤。(專業的背包官方網站會標注負重能力)關鍵字是透氣性、負重能力和背負尺寸。歐洲品牌(多特、迪卡儂等)背負是全尺寸可調。美國品牌(格利高里、鳥包、花崗岩等)根據背長和腰圍分S\M\L尺碼。不管歐洲包、美國包,都要試背(一聲)後在決定是不是要上。女生要選女款,這個生理結構不同的嘛。扎營用的重裝包一般超過20KG都會壓肩膀,20KG內國產的強氧是不錯的選擇,價格便宜,背負不比國外大牌的差,小細節也做的更好。防雨罩和快掛也都配全吧。不要買便宜的!不要因小失大!防雨罩好的耐造,裡面的包就不會被刮壞和淋濕。快掛要結實的,栓的東西不丟。
10、水袋: 專業+酷的表現。要品牌的,便宜的一不小心會泛濫成災。
11、帳篷:終於到帳篷了。有錢的買輕的,沒錢的只能背重的。怕擠的買大些,想混帳的買小些。
12、溯溪鞋:通常新驢都是5,6月份初次驢行,如果玩到現在應該到7,8月份了。玩水還是來雙溯溪鞋吧。女生記得還要買溯溪鞋的黃金搭檔--比基尼!
13、爐頭+套鍋:驢友都會很爽快的把鍋具借給你。但怎麼也要等人家吃完的吧。不想餓肚子等的、嘴饞想吃好的、廚藝高的。弄一套吧。有錢的搞鈦的。
14、電子裝備:戶外表、對講機、GPS 、衛星電話。玩到這地步了,武裝到牙齒吧。
15、技術裝備:冰爪、安全帶、頭盔、上升器、下降器 。
16、耍酷裝備: 天幕、露營袋、折疊板凳等等。

❹ 簡單戶外徒步 需配一套裝備(入門級) 請高手指點

新驢徒步裝備知識大全

做為一名徒步者愛好者,擁有一套最合適自己的裝備在戶外活動過程中會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徒步者最重要裝備之一
背包:
背包的大小要看出行路線遠近而定,一般在本市周邊出行30升左右即可。如果出滬做長途出行的話,MM們要有一個55升左右的背包,GG要有一個65升以上的背包;在選擇購買背包時一定要反復背試(最好可以有負重測試)並且一定要向有相關技術的營業員請教背包的正確用法,否則出行時會起不到減輕負重,均勻負擔的作用。有關背包的選購以及使用資料很多,曾經在此版塊有貼子,如果你需要知道詳細知識,自己可以細查。買包時不一定要最貴,重要的是要合適自己的身體的背負系統,面料我個人認為要結實,輕度防雨,在購買時如果背包沒有自帶防雨罩,那你別忘了同時買一個背包防雨罩。
徒步者最重要裝備之二
鞋子:
鞋子和背包被稱為徒步者最重要的裝備,因為鞋子的好壞將直接關繫到你的人身安全。你一定要選擇一雙好的登山鞋。登山鞋最好是高邦的,可以保護你的踝骨,人在長時間徒步時踝骨很容易受傷(我深有體會)。如果你是一位戶外運動愛好者,在選擇一雙好的鞋子上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是值得的。我個人認為最好是GX防水透氣面料,並且買鞋一定要到正宗商場或專業戶外商店選購品牌的鞋子。(註:試穿鞋的時候請牢記一定要大半碼或者一碼,當你穿好後可以用手指測一下後跟,空隙在一指左右。)
如果你將作長途旅行,或者己知有涉水,那你該准備一雙溯溪鞋做為備用,當然你也可以買一雙便宜的解放鞋 。
關於如何試鞋你可以看下面連接

徒步者外著服飾: (從外到里,從上到下)
1、沖風衣褲:
在每次出行的時候無論春夏秋冬,帥哥靚妹一定要穿長衣長褲。在穿越灌木亂草時會很好的保護自己的身體,當然最好是防水。最好是穿沖鋒衣褲或快乾衣褲。在長途徒步登山時千萬不要穿牛仔衣褲,因為如果出汗或下雨。牛仔衣褲很容易弄溫,這樣會成為你的負擔影響兩腿的行動。

2、內衣褲:
我建議貼身衣服建最好不要穿全棉的,因為全棉的內衣吸汗性比較好,在高寒地帶由於內衣濕透會讓你覺得寒冷,在國外登山界,全棉內衣被稱為「死人穿的衣服」,當然我們只是一般的徒步穿越愛好者,情況並沒有這么可怕。我建議可以買類似「天蠶衣」之類的內衣褲。

註:關於戶外服裝三層概念
防風(雨)層 有沖鋒衣褲最好了,沒有的話輕便的雨衣褲也行。保暖層, 抓絨衣就行了 (一般沖鋒衣都有可脫卸的抓絨夾里) 行進過程中是不會覺得冷的, 中途休息以及到達營地後一定要注意保暖 把能穿的都穿上。內衣 排汗性能是關鍵 建議穿著專業一點的戶外排汗內衣,尤其冬天出行或去較高海拔的地區。當然在夏天天氣炎熱的話 休閑一點的長袖襯衫T恤和長褲就可以了,有快乾衣褲那就更好 ,再備上一套雨衣褲, 就不必死板的講究三層概念了。關於夏天穿T恤要穿短袖,不能穿無袖,領子最好是翻領,可以避免脖子曬傷。

3、帽子和頭巾:
你可以選擇一頂一般的運動帽,最主要是能遮陽光,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那種寬檐帽,它不僅可以遮陽還可以防雨,在高寒地帶帽子還能夠減少你頭部的散熱;人體的熱量有相當大的比例都是從頭部散發掉的,氣溫低的時候尤其如此。當然在天熱的時候你也可以選擇一條頭巾,我個人認為頭巾的散熱性比較好。也覺得比較舒適。

4、墨鏡:
用於遮陽。夏天時更為重要,山頂在太陽直射下會讓你睜不開眼。但同時也會會帶來視覺的誤差,所以在陰天或危險路段時請慎用。

5、手套:
無論是上山或下山,不論是天冷還是天熱,你必需要有一雙手套。因為在亂草中和山石中行走時會給你起到有很大的保護作用,但要注意一點的是,帶著手套會降低手的敏感度
6、襪子:
我前面說了在選擇鞋的時候會大半碼或一碼,現在說到襪子那就是在出行的時候你該選擇一些厚實的襪子,因為長途爬涉,如果襪子太薄,很容易磨破你的腳,如果襪子薄你可以穿兩雙。

保護勞防裝備和葯品:
1、護膝和護踝:
如果你准備做長距離的徒步那我覺得有必要帶一雙好的護膝和護踝,特別在下山的時候由於負重,你的膝蓋會承受很大的壓力,並且膝蓋的損傷是很難恢復的。或許有的損害會影響你的一生。往往在徒步中會有碎石路段,所以你也該有一雙護踝
2. 葯品:
一個人在出行的時候你必須帶著常備葯品,在很多活動中你將來不及得到別人的幫助,並且在有的葯品裝包過程中盡量的放在容易快速拿到的地方。我的醫葯箱中備有:雲南白葯(粉狀,噴霧劑)、蛇葯、感冒葯、創可貼,綳帶、止血帶、紗布、止瀉葯-------)僅供參考。不過在集體出遊的時候可以公共購買些共同葯品,比如凈水片,十滴水等等這樣可以減輕你的負重。

3. 防曬霜
特別在夏天戶外運動中,因為日光直射容易燒傷皮膚你可以少量攜帶。

4、毛巾和洗漱用品:
最主要用於擦汗。在行軍時你可以用一個快掛掛在容易取到的地方,出汗的時候可以直接擦汗。在有溪水的時候你可以洗臉,這樣會很方便。另一個用途是在灰塵多的地方可打濕蒙在口鼻處,抵擋灰塵。盡可能帶小的牙膏(自己預算一下夠用就行)

戶外露宿裝備:
1. 帳篷:
在帳篷的選擇上最重要的是防水指數要好,其次是防風性能。要注意的是重量問題。一般的帳篷重2。5公斤左右,如果超過3公斤以上的在購買時請慎重。 還有我建議盡可能不要買單人帳,因為雙人帳和單人帳的份量相差無幾,並且一般都會是集體活動,如果雙人帳還可以相互減負。

2. 睡袋:
睡袋的選擇由於材質關系,價格相差很大,對人而異,我不想推薦買何種材質的睡袋,不過一般買睡袋你要選擇一隻適合在零下5度左右的睡袋,因為此標准睡袋的適用期比較長,既使在夏天,夜晚的山頂氣溫也會很低。你可以考慮買一個睡袋內襯(方便洗滌)。睡袋並不需要常洗,每次活動回來只要在太陽下照射就行了。

3、防潮墊:
防潮墊的選擇和睡袋一樣,有多樣化,價格相差也很大,有自動充氣似的,有手動充氣的,有防滑的。不過我認為做為新驢,買一個能用的便宜的比較合適的就行。不過別忘了配一個防潮墊套(答案在你出行的時候自然分曉)。

戶外行動必備品
1、頭燈或手電筒:
在夜行或露營中,一定要配有頭燈或手電筒。(最好是頭燈)帳篷燈可以暫不考慮。如果准備長進間夜行一定要備足電池。
2、繩子:
繩子是急救的必備工具,對繩子我沒來得及做詳細調查,只是有空的時候會照著(生存手冊)中學習一些結繩法。據我了解大致繩子可分動力繩和靜力繩,又有主繩和保護繩之分。團隊出行特別是一些登山難度較高的穿越活動中,繩子是必備的,這樣可以提高活動的安全性。但說實話參加過不少的活動但從來沒有用到過繩子,因為主繩價錢又貴又重所以本人也沒買過。但俱樂部有這些裝備,如有需要自然有領隊備齊。

3、防潮袋:
對於防潮袋可以自己掌握,但我個人認為是必要的。因為在你行軍特別是溯溪時可以把比如照相機、手機、錢包、證件等所有零散物品放放其中,當然也可以將食品放在其中。不會因為你的在涉水摔倒而濕掉。

4、雨衣:
每次活動我們都是風雨不阻的,所以在活動中碰到下雨的可能性很大,你有一件雨衣會讓你免去淋雨之苦。當然有很多沖風鋒本身的防水性就比較好。我個人就不習慣穿雨衣。

5、刀具:
多次的出行活動大家認為最適用的刀具就是瑞士軍刀,因為它的刀很鋒利而且功能很多。我相信瑞士是你的首選。並且你要將刀放在最容易取到的地方,平時不用的時候不要亂扔,要保護好它的鋒利性,在戶外有很大的用途。比如:如果在戶外被毒蛇咬傷,或許就會用它來開口放血--------
如果可能,你可以再擁有一把大刀做為防身,特別是穿越無人區的時候,你面對的或者是猛獸,還有穿越灌木中可以用來開路。M9D8是我的最愛。但是唉!太貴了,太貴了,叢林一號可以擁有,叢林二號還是免了
6、火種
最好是可以防風的,個人推薦ZIPPO還不錯,可以防火,不過在高山上是不行的,缺氧情況下根本點不燃。一般可以帶粗一些的火柴,還有一種據說可以點一萬次的火柴。我試用過,好象還行,最重要的是你該擁有一個防水防潮極俱的火柴罐。
註:不去極限環境的話,打火機也用不上,而且很多地方山林防火,不能點篝火 保險起見帶個質量好一點的一次性打火機或者防水火柴就行了(煙民另當別論)

7、爐具、防風板、個人餐具
有爐具你就可以喝上熱的水,吃上熱的飯。不過並不一定要人人擁有。一般一個爐具和一個扁罐可以滿足三個人的三頓口糧。如果有爐具就配上防風板。最好帶一隻可以用來煮燒食品的餐具和一次性筷子。

8、通訊裝備
一個團隊活動有必要有對講機,這樣領隊和壓隊可以控制行軍的速度和知道隊伍行軍情況,有緊急情況下便於聯系。個人你可以配一個救生哨。但千萬不要沒事的時候亂吸一氣。否則很容易讓人緊張和誤會
9、GPS:

10、指南針:
你不一定要擁有,但如果想擁有千萬別買假貨,否則會很危險,市面上各種指南針很多,我想軍用的應該比較合適。

11、水袋和水壺
至少擁有一隻一升的水壺,當然帶水的時候似行程而定,如果要穿越一天的無水區,那你必要帶足三至四升水。(注:水是必備的,但在行軍途中,萬萬不能因為口渴而狂喝。)

12、垃圾袋
每次出行你必須帶好垃圾袋,它可以用來裝你的臟鞋放在帳蓬里,最重要的是做為徒步者,在野外你留下的只是腳印------

13、快掛
用途很多,比如可以掛毛巾,也可以把帶走的垃圾用快掛掛在包的後側等等。

食品:
一般短途(兩三天的活動)可以帶一些方便麵和麵包,方便包裝的榨菜以便大量出汗後補充鹽份,但是要說的一點就是方便麵其實是最沒有營養的食品,在做長途徒步中並不合適帶方便麵,一般可以帶些米和臘肉紅辣椒之類的東西,還一定要帶足合適的壓縮餅干(迷路或者其他時可以備用),可以帶一些牛肉乾,巧克力之類可以快速補充體力的食品,也可以帶一些含有維生素葯片和糖.其他零食自己選擇,不過我不主張帶口香糖,如果你在嚼口香糖的時候一定要做好環保,千萬不要在野外亂丟.
(註:盡量不要攜帶過度包裝的食品,剩餘食物和可降解包裝垃圾可以深埋處理
不易降解的包裝垃圾應該帶走不可亂扔,人在極度疲勞的時候往往會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切忌切忌 !!另外山村處理垃圾的能力有限,山民環保意識薄弱,往往將垃圾往河道和山谷一倒了之 所以盡量將垃圾帶到頗具規模的城鎮再處理.)

關於攝影器材:
如果長途行程,我認為不要帶太重太大的相機,越小越好,最好是數碼相機。更不要帶三角架以增加負重。

證件:
最好帶著身份證,或其它有效證件。

❺ 戶外運動需要什麼裝備

1、帳篷

一般分三季帳、四季帳和高山帳。按使用人數可分單人、雙人、三人、多人帳。一般戶外店普遍銷售的是三季雙人帳,即春夏秋普通休閑露營活動常用,結構分雙層、單層帳。

雙層帳外賬防雨,內帳透氣,在夏季天晴可不加外賬,阿爾派妮因此雙層帳越來越普遍。帳桿分玻璃纖維桿和鋁合金桿以及碳纖維。

2、背包

根據容量分小型背包30升以下,中型背包30-45升、大型背包45-80或更高。根據目的地攜帶的裝備選擇背包。一般周末兩到三天的野外露營活動,45-60升的背包合適(帳篷、防潮墊可外掛置頂)。

戶外中大型背包一般都有良好設計的背負系統,使背負重量均勻分散到背上和腰上,並可調節。背負系統好壞是衡量背包好壞的重要因素。

3、睡袋

普通氣候條件可以用杜邦棉或其它棉的睡袋,根據溫標(睡袋保暖溫度的指標)選擇睡袋。在高山或高寒地區以高質量的羽絨製成的睡袋較好,一般1.5-2公斤的充填絨量即可。

羽絨睡袋因容易壓縮,體積、重量都小,越來越受歡迎,但價格也較貴。防潮墊或氣墊:物理防潮墊或充氣睡墊,用於與地面潮氣隔離,保持體溫及睡眠質量。

4、炊具與餐具

野外炊具一般指爐頭和燃料(氣罐)用於野外煮食燒水,攜帶非常方便。爐頭分油爐和氣爐,氣爐搭配氣罐較為常用。油爐又稱萬用爐,配合煤油、白汽油等使用,但價格貴,並且需要經常清理維護。餐具包括適用不同人數的套鍋、碗、刀叉筷子。

5、登山鞋

登山與野外行走,全方位對腳部提供良好的保護與緩沖,大大減緩疲勞。分登山鞋、徒步鞋,還有根據目的地型的其他功能鞋。

❻ 戶外裝備大全

看到這么多分,怎麼能不來湊個熱鬧啊。沒前面的那麼詳細。就說說我出去徒版步覺得權重要的吧。首先是鞋子和背包。這個不用說最重要的。鞋子選的時候下午去,一定要自己試,大半碼合適。牌子的話8264和磨房都有評測的,自己去看。背包的話看你用途了1到3天50L左右就夠了,一般重裝也不用70L以上。包也要試看背負和腰帶是不是適合你。推薦gregory 和osprey還有花崗岩,北臉。這兩個是大件花錢多啊。然後就是帳篷防潮墊和睡袋三件套了啊。一般徒步三季帳夠用,有錢就上北臉,沃德。沒錢凱樂石的秋夢和牧高笛的冷山2也一樣用。防潮墊一般就是發泡的和自充氣的。泡的體積大.輕。自充氣的體積小但重。睡袋就是棉的和羽絨的。溫標一般要比你去的地方的溫度小一點好。再然後就是穿的啦。沖鋒衣抓絨衣速乾衣三件套啊。爐具和GPS ,對講機什麼的沒用過,沒什麼說的。建議你還是去8264和磨房多看看。這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東西啊。

閱讀全文

與戶外小裝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凱撒旅行社招聘 瀏覽:748
陽江海韻戴斯度假酒店 瀏覽:590
電動汽車技術政策 瀏覽:261
戶外街舞墊子 瀏覽:491
fuso越野房車多少錢 瀏覽:913
京郊特色度假 瀏覽:724
山羊皮卡車 瀏覽:374
中國旅遊安全問題 瀏覽:399
武漢新能源汽車銷售 瀏覽:142
l懷化旅遊攻略 瀏覽:897
車個性內飾 瀏覽:135
賓士S級內飾改裝 瀏覽:101
皮卡並線 瀏覽:398
皮卡堂食物 瀏覽:8
安徽安凱華夏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瀏覽:547
東京到大阪旅遊攻略 瀏覽:492
東風轎車價格 瀏覽:293
金希澈豪車 瀏覽:826
皮卡丘人氣 瀏覽:924
峨秀湖國際度假區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