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智能野外地質調查工作模式架起了橋梁
《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2010年)中列了七大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其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其主要內容是「加快建設寬頻、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網路基礎設施,推動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核心設備和智能終端的研發及產業化,加快推進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雲計算的研發和示範應用。著力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高端軟體、高端伺服器等核心基礎產業。提升軟體服務、網路增值服務等信息服務能力,加快重要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大力發展數字虛擬等技術,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最近科技部發布《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該規劃明確了我國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方向和目標,給出了突破三大核心技術:泛在精確定位,全息導航地圖,智能位置服務的具體目標。
科技部《中國雲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指出:雲計算是互聯網時代信息基礎設施與應用服務模式的重要形態,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集約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它以資源聚合和虛擬化、應用服務和專業化、按需供給和靈便使用的服務模式,提供高效能、低成本、低功耗的計算與數據服務,支撐各類信息化的應用。給出了「突破大規模資源管理與調度、大規模數據管理與處理、運行監控與安全保障等重大關鍵技術,研製按需簡約的雲操作系統與服務管理平台、EB 級雲存儲系統、支持億級並發的雲伺服器系統、面向雲計算中心網路大容量交換機,以及與其相適應的安全管理系統,形成面向區域、重點行業的各類雲服務整體技術解決方案」的具體目標。
以北斗系統為主體的中國衛星導航加上雲計算技術,將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信息產業的核心要素與共用基礎。它對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綜合數據業等多個產業改造升級有促進作用。對傳統地質調查工作來說,智能地質調查和智慧地質調查就是現代地質調查的典型標志,而導航與位置服務、雲計算和網格計算等技術為智能地質調查和智慧地質調查帶來了契機。下面就雲計算、網格計算和導航與位置服務等技術的當前進展綜述如下。
一、導航與位置服務
(一)國內外導航衛星技術發展現狀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能夠提供時間、空間基準和位置相關動態信息的天基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當前最具發展前景和帶動性的高科技領域之一,已經成為重大空間信息化基礎設施。由於GNSS系統在國家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領域的重要作用,世界航天大國都在發展各自的GNSS系統,如今美國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俄羅斯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歐盟GALILEO(「伽利略」)和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已經被聯合國確認作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此外,印度和日本基於本國的發展戰略,分別發展了針對亞太地區的區域衛星導航系統IRNSS(Indian Region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和QZSS(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
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國和前蘇聯分別開始研製全天候、全天時、連續實時提供精確定位服務的新一代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至90年代中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PS和GLONASS均已建成並投入運行。2002年3月,歐盟啟動GALILEO 計劃。全球各定位系統參數見表1-1。
表1-1 全球定位系統參數及性能表
我國衛星導航事業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從陳芳允院士提出雙星定位理論開始。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導航衛星系統,其發展戰略分三步,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第二步:北斗衛星導航(區域)系統,在2012年,建成由5顆GEO衛星、5顆IGSO衛星(2顆在軌備份)和4顆MEO衛星共14顆衛星構成的,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三步:2020年全面建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屆時將包含5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27顆中軌道衛星,形成優於GPS定位精度並具備短報文通訊的覆蓋全球的導航定位系統。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完成第二步的建設,並開始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快速定位、簡短數字報文通信和授時服務。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和短報文通訊服務,分為開放服務和授時服務兩種方式。開放服務是指在服務區內為任何擁有終端設備的用戶提供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定位精度10m,授時精度50ns,測速精度0.2m/s。授權服務是指需要獲得授權方可使用的服務,包括更高精度的定位服務(最高可達1m)和短報文服務。
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按產業上中下游基本可分為:上游是導航與衛星製造、晶元、OEM板卡、模塊、天線等:中游是終端集成、系統集成;下游是銷售、運營、服務。2012年12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即日正式提供區域服務。根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預測,到2015年,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產值將超過2250億元,至2020年則將超過4000億元,屆時北斗產業有望占據70%至80%的市場份額。
北斗除在定位、導航功能方面不弱於GPS外,其授時功能主要應用於金融、電力以及通信等領域。北斗授時精度能達到10ns的級別,其特有通信功能有望成為無線移動通信的重要補充,對資源調度、安全監控和防災抗災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二)國內外位置服務的發展現狀
位置服務(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又稱定位服務,LBS是由移動通信網路和衛星定位系統結合在一起提供的一種增值業務,通過一組定位技術獲得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如經緯度坐標數據),提供給移動用戶本人或他人以及通信系統,實現各種與位置相關的業務。實質上是一種概念較為寬泛的與空間位置有關的新型服務業務。
2004年,Reichenbacher將用戶使用LBS的服務歸納為五類:定位(個人位置定位)、導航(路徑導航)、查詢(查詢某個人或某個對象)、識別(識別某個人或對象)、事件檢查(當出現特殊情況下向相關機構發送帶求救或查詢的個人位置信息)。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美國有3/4的智能手機用戶正在使用實時的LBS定位服務。Pew Inter ent& American Life Project對此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美國有74%的智能手機用戶使用實時的LBS定位服務,來查找附近的相關信息;另外,18%的用戶會使用諸如Foursquare的地理位置社交服務的「簽到」來確認自己的地理位置,並分享給朋友。
美國的智能手機用戶佔有率由2011年的35%增長到2012年的46%,這意味著其中使用LBS服務的整體比例也在增加。此外,使用「簽到」的用戶量也從2011年的12%增長到2012年的18%,智能手機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越來越高。
Pew Interent&American Life Project成員Kathryn Zickuhr向Mashable透漏,長期的研究發現:位置與用戶的互聯網及手機使用情況無關,但是用戶定位服務意識的增長已經成為人們使用數碼科技產品的一部分。Zickuhr同時補充到,發現人們所處的位置,其重要性在於發現自我,發現與他人之間的社會聯系。毫無異議,LBS信息服務及地理位置社交簽到服務會更多地在年輕用戶中普及。研究同時表明,盡管低收入人群會較少使用LBS信息服務,但卻更可能成為地理位置社交服務的用戶群體。
2001年12月,日本的KDDI推出第一個商業化位置服務。在KD DI服務推出之前,日本知名的保安公司SECOM 在2001年4月成功推出了第一個具備GPSONE技術,能實現追蹤功能的設備。該設備也運行在KDDI的網路中。這一高精度安全和保衛服務能在任何情況下准確定位呼叫個人、物體或車輛的位置;NTTDoCoMo在i-mode套餐中提供了i-Area業務,但僅限於日常信息服務。基於高通MS-GPS系統開發的EZNaviWalk步行導航應用在日本市場大獲成功,成為KDDI與NTTDoCoMo競爭的殺手級應用。
在韓國,KTF於2002年2月利用GPSONE技術成為韓國首家在全國范圍內通過移動通信網路向用戶提供商用移動定位業務的公司。在LBS業務創新方面,走在世界最前端的是韓國移動運營商。2004年7月,韓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SK 電訊率先推出全球首項保障兒童安全的網路定位服務—i.—Kids,用來確認孩子當前的位置和活動路徑,一旦孩子的活動超出設置的范圍,就會自動發出報警簡訊。
加拿大的Bell移動公司可謂LBS業務的市場領袖,率先推出了基於位置的娛樂、信息、求助等服務,2003年12月,Bell移動的M yFinder業務已佔盡市場先機。Bell移動還不斷推陳出新,2004年9月,Bel l移動發布全球首款基於GPS的移動游戲Swordfsih,利用移動定位技術,把地球微縮成了一個可測量的魚塘。據調查,大約2/3的美國用戶願意每月支付費用來獲得引導駕駛的方向和位置信息。在市場的驅動下,在E911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的SprintPCS在2004年9月份推出了LBS商用服務。
在歐洲,運營商應用LBS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服務主要是定位與導航業務。
2012年,科技部發布了《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指出「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在國際上已成為繼互聯網、移動通信之後,發展最快的新興信息產業之一。」《規劃》明確了我國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方向和目標:突破泛在精確定位、全息導航地圖、智能位置服務三大核心技術;開展公眾、行業及區域應用示範,為政府、企業、公眾用戶提供位置信息服務:直接形成1000億以上的規模產業:初步建立5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等。
全球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已成為繼互聯網、移動通信之後發展最快的新興信息產業之一,近年來保持著50%以上的年增長勢頭。據統計,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2011年產值接近700億元,與2000年相比,增長約20多倍,佔全球的7.4%。我國地理信息位置服務產業在未來的5年內將進入黃金發展期,甚至是「鑽石」發展時期。
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成為我國重大的空間信息化基礎設施。以北斗系統為主體的中國衛星導航,將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信息產業的核心要素與共用基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綜合數據業等多個產業改造升級有促進作用,「位置」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元素將無所不在。
二、雲計算與網格技術
(一)雲計算
信息時代,新技術創新能力和新產業發展程度成為各國綜合實力的衡量標准。因此,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針對雲計算的技術創新、產業發展以及人才保障都制定了一系列扶植政策和保障措施。全球雲計算產業雖處於發展初期,市場規模不大,但將會引導傳統ICT 產業向社會化服務轉型,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廣闊。2011年全球雲計算服務規模約為900 億美元,2015年將達到1768 億美元,發展空間十分廣闊。
近些年,美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關於雲計算的扶植政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統一戰略計劃、明確雲計算產品服務標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標准、鼓勵創新:加大政府采購,積極培育市場;構建雲計算生態系統,推動產業鏈協調發展。由當前的現狀分析,美國政府將雲計算技術和產業定位為維持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國政府對雲計算產業的扶植採用深度介入的方式,通過強制政府采購和指定技術架構來推進雲計算技術進步和產業落地發展。
2012年9月,歐盟委員會宣布啟動一項旨在進一步開發歐洲雲計算潛力的戰略計劃,旨在擴大雲計算技術在經濟領域的應用,從而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歐盟委員會的雲計算戰略計劃中的政策措施包括:篩選眾多技術標准,使雲計算用戶在互操作性、數據的便攜性和可逆性方面得到保證,到2013年確定上述領域的必要標准:支持在歐盟范圍內開展「可信賴雲服務提供商」的認證計劃;為雲計算服務,特別是服務的SLA 制定安全和公平的標准規范;利用公共部門的購買力(佔全部IT支出的20%)來建立歐盟成員國與相關企業歐洲雲計算業務之間的合作夥伴關系,確立歐洲雲計算市場,促使歐洲雲服務提供商擴大業務范圍並提供性價比高的在線管理服務。歐盟委員會制定的雲計算戰略計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雲計算能夠在歐洲創造250萬個新就業崗位,年均產值1600億歐元,達到歐盟國民生產總值的1%。
2010年8月,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的《雲計算與日本競爭力研究》報告指出:政府、用戶和雲服務提供商(數據中心,IT廠商等)應利用日本的優勢,如在IT方面的技術優勢,並通過分析雲計算的全球發展趨勢,解決雲計算演進和發展過程中的挑戰和關鍵問題,構建一個雲計算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通過開創基於雲計算的服務開拓全球市場,在2020年前培養出累計規模超過40萬億日元的新市場。
2011年9月,韓國政府制定了《雲計算全面振興計劃》,其核心是政府率先引進並提供雲計算服務,為雲計算開發國內需求。韓國通信委員會(KCC)報告指出:2010~2012年間,韓國政府投入4158億韓元預算來構建通用雲計算基礎設施,將電子政務中使用的1970台利用率低下的伺服器虛擬化,逐步置換成高性能伺服器,並根據系統伺服器資源使用量實現伺服器資源的動態分配。
我國雲計算服務市場處於起步階段,雲計算技術與設備已經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我國雲計算服務市場總體規模較小,但追趕勢頭明顯。據Gartner估計,2011年我國在全球約900 億美元的雲計算服務市場中所佔份額不到3%,但年增速達到40%,預期未來我國與國外在雲計算方面的差距將逐漸縮小。
大型互聯網企業是目前國內主要的雲計算服務提供商,業務形式以IaaS+PaaS形式的開放平台服務為主,其中IaaS服務相對較為成熟,PaaS服務初具雛形。我國大型互聯網企業開發了雲主機、雲存儲、開放資料庫等基礎IT 資源服務,以及網站雲、游戲雲等一站式託管服務。一些互聯網公司自主推出了PaaS雲平台,並向企業和開發者開放,其中數家企業的PaaS平台已經吸引了數十萬的開發者入駐,通過分成方式與開發者實現了共贏。
ICT 製造商在雲計算專用伺服器、存儲設備以及企業私有雲解決方案的技術研發上具備了相當的實力。其中,國內企業研發的雲計算伺服器產品已經具備一定競爭力,在國內大型互聯網公司的伺服器新增采購中,國產品牌的份額佔到了50%以上,同時正在逐步進入國際市場;國內設備製造企業的私有雲解決方案已經具備千台量級物理機和百萬量級虛擬機的管理水平。
軟體廠商逐漸轉向雲計算領域,開始提供SaaS 服務,並向PaaS領域擴展。國內SaaS軟體廠商多為中小企業,業務形式多以企業CRM 服務為主。領先的國內SaaS 軟體廠商簽約用戶數已經過萬。
電信運營商依託網路和數據中心的優勢,主要通過IaaS服務進入雲計算市場。中國電信於2011年8月發布天翼雲計算戰略、品牌及解決方案,2012年提供雲主機、雲存儲等IaaS服務,未來還將提供雲化的電子商務領航等SaaS 服務和開放的PaaS服務平台。中國移動自2007年起開始搭建大雲(Big Cloud)平台,2011年11月發布了大雲1.5版本,移動MM等業務將在未來遷移至大雲平台。中國聯通則自主研發了面向個人、企業和政府用戶的雲計算服務「沃·雲」。目前「沃·雲」業務主要以存儲服務為主,實現了用戶信息和文件在多個設備上的協同功能,以及文件、資料的集中存儲和安全保管。
IDC 企業依託自己的機房和數據中心,將IaaS作為雲服務切入點,目前已能提供彈性計算、存儲與網路資源等IaaS服務。少數IDC企業還基於自己的傳統業務,擴展到提供PaaS和SaaS服務,如應用引擎、雲郵箱等。
為加快推進雲計算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科技部於2012年下發了《中國雲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在規劃中,提出了重點突破的關鍵技術。這些關鍵技術也是該領域十二五技術發展趨勢。
這些關鍵技術主要包括雲計算體系結構、計算、存儲、管理、應用支撐、海量數據處理等共性關鍵技術。如支持萬級並發任務的雲伺服器節點技術,支持十萬量級節點有效交互的數據中心互聯網路結構與通信棧技術,支持身份認證、加密與隔離的硬體安全技術:大規模分布式數據共享與管理技術;資源調度及彈性計算技術;用戶信息管理技術,運行管控技術,安全管理與防護技術;應用服務開發和運行環境技術,應用服務交互技術:雲計算數據中心綠色節能技術等。
(二)網格計算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NASA 等組織、部門以及美國軍方都相繼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各自領域內的網格研究項目。到目前為止美國政府用於網格技術基礎研究經費已達5 億美元。NPACI(National Partnerships forAdvanced Computational Infrastructure)Grid 是由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的網格研究項目。其目的是建立一個能夠滿足NPACI科學計算需求的先進計算機體系。其運作方式是:研究人員首先從試驗或是數字圖書館收集數據,然後通過運行計算網格上的模型來對數據進行分析,並通過Web 實現這些數據的共享,最後將分析結果通過數字圖書館發布。NPACI Grid 由一系列分布於各個資源站點的硬體資源、軟體資源、網路資源及數據資源構成。這些站點主要包括聖迭戈超級計算中心(San Diego Supercomputer Center,SDSC),得克薩斯先進計算中心(Te Axdvaanceds Computing Center,TACC)及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目前這些資源站點已經安裝了集成的網格中間件集合和先進的NPACI應用軟體。
TeraGrid 項目於2001年8月由美國NSF 支持啟動,旨在構建全球范圍最廣、功能最全面、支持開放式科學研究的分布式網格計算體系。該體系能夠使全美國成千上萬的科學家通過全球最快的研究網路共享計算資源。2001年8月資助5300萬美元支持四個站點:國家超級計算應用中心(NCSA)、聖迭戈超級計算機中心(SDSC)、Argonme國家實驗室(ANL)和高級計算機研究中心(CACR)。2002年10月,匹茲堡超級計算中心加入,NFS追加35萬美元增補資金。2003年9月TeraGrid又增加了四個站點,NSF相應地增加了10萬美元。TeraGrid主要的合作夥伴是IBM、Intel和Qwest通信。到2004年為止,TeraGrid將向用戶提供20TeraFlop(萬億次浮點運算/秒)的計算能力,1PetaByte(250)的數據存儲能力,高解析度的可視化環境,以及一系列支持網格計算的軟體工具包。TeraGrid的所有資源將通過一個具有40Gigabits/s交換能力的網路相連。
Globus是目前全球最有影響的網格研究計劃之一,主要項目成員有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芝加哥大學、南加州大學,IBM 公司現在也參與其中。其主要研究任務分4個方面:網格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軟體及工具的開發,試驗平台的建立,網格應用的開發。
根據Globus的規劃,在網格計算環境下,所有可用於共享的主體都是資源,如計算機、高性能網路設備、昂貴的儀器、大容量的存儲設備、各種科學數據、各種軟體等是資源,分布式文件系統、資料庫緩沖池等也可以理解為資源。實際上,只要在網格計算環境中對用戶存在利用價值的東西都可理解為資源。Globus 實際上關心的不是資源的實體本身,而是如何把資源安全、有效、方便地提供給用戶使用。所以從共享的角度考慮,Globus將主要研究重點放在了資源的訪問介面或訪問界面上。目前,Globus 把在商業計算領域中的Web Service技術融合進來,希望能夠對各種商業應用提供廣泛的、基礎性的網格環境支持,實現更方便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網格研究已被列入國家「863」計劃。「十五」期間我國將研製具有每秒4萬億次運算能力、面向網格的高性能計算機;建設一個具有5萬~7萬億次聚合計算能力的高性能計算環境即「中國國家網格」(CN-Grid):開發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網格軟體;建設若干個科學研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急需的重要應用網格;形成若干網格技術的國家標准,參與制定國際標准;使我國在網格技術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大幅度地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
中科院計算所正在開展名為「織女星網格」的研究。其核心思想是基於寬頻和無線網路,讓現在位於一台計算機內的各種部件都能獨立上網,共享資源和服務。計算所將重點研究通用服務、輔助智能、全局一體、自主控制4項技術,並研究開發出面向網格的伺服器、路由器、操作系統、協議等具體產品和技術。
中國教育科研網格ChinaGrid計劃是教育部「十五」211工程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大專項。其科研網格支撐平台由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聯合開發,它基於W eb服務的參考架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支撐平台利用中國教育科研網和高校的大量計算資源和信息資源,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消除信息孤島,提供有效的伺服器,形成高水平、低成本的計算服務平台。
中國教育科研網格將充分利用中國國家教育科研網CERNET和高校的大量計算資源和信息資源,開放相應的網路軟體,配合網路計算機的使用,將分布在教育和科研網上自治的分布異構的海量資源集成起來,實現CERN ET環境下資源的有效共享,消除信息孤島,提供有效的服務,形成高水平低成本的服務平台,將高性能計算送到教育和科研網用戶的桌面上,成為國家科研教學服務的大平台。
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野外地質調查工作應用需求
.1 從傳統走向數字化和智能化是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的需求
導航與位置服務是指基於導航定位、移動通信、數字地圖等技術,建立人、事、物、地在統一時空基準下的位置與時間標簽及其關聯,為政府、企業、行業及公眾用戶提供隨時獲知所關注目標的位置及位置關聯信息的服務。對帶動現代地質調查行業升級改造具有重要促進作用。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技術的進步,「位置」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元素將在野外地質調查中發揮重要作用。
野外地質調查工作通常在艱險地區開展,很多地方具有一次性到達的性質,野外一手獲得的信息就極為寶貴了。如果在野外觀察,受限於個人的能力和觀察環境的限制,可能就會漏掉極為有用的信息,導致失去發現「礦」的機會。其次,野外工作環境艱苦、學科交叉多、找礦難度大,通過現代化工具實現野外地質工作部署、專家會診、遠程指導,管理監控等方面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為有效在野外一線獲取地質數據,使其最大化和准確,需要利用北斗系統為主體的中國衛星導航的特點與優勢,與野外地質調查充分結合,搭建野外地質調查北京(中國地質調查局)、大區(華東、華北、西南、西北、東北、中南)、地調院或地勘單位(省級)及野外人員4級結點組網體系;以網格GIS技術為基礎,研究支撐中國地質調查局萬級用戶的位置信息搜索、智能推送和按需服務技術、通過基於BDS/GPS的野外地質調查智能位置服務系統與平台的建設,為地質人員在野外地質調查主動地推送當前位置相關地質、礦產、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區域預警信息、區域人文地理背景信息等綜合信息,為智能地質調查和智慧地質調查的實施提供空間和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具體依託。
2.加強對野外地質調查人員的工作、管理服務能力的需要
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國家「青藏高原地質礦產調查與評價專項」,開展主要成礦帶大比例尺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和礦產資源遠景評價工作,通過面積性的地質、化探、物探工作,提高基礎地質調查程度,查明成礦地質背景、成礦條件和礦產資源潛力,圈定找礦靶區,進行礦產開發等人類活動對環境破壞的修復試驗,對於充分發揮青藏高原資源優勢,緩解我國資源「瓶頸」制約,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邊疆民族生活水平和鞏固邊防具有重要的意義。
現在每年都有大量地質技術人員湧入艱險的野外一線,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任務。由於野外地質調查工作具有移動性大、單獨工作(或2~3人一組)、分散性強等特點。我國現階段我國基礎地質調查工作的重點在西部地區,多為移動通訊和地面通訊網路的盲區,野外地質調查工作進度和動態、野外工作的應急救援主要是採用衛星電話的聯絡方式,其推廣應用受自動化程度低和成本高的限制,很難滿足野外地質調查移動目標的動態跟蹤與導航。急需通過高技術手段提高野外地質調查的工作精度和安全保障,完成國家基礎性地質調查隊伍精兵加現代化的轉型要求。
B. 如何製作魚缸背景板
用泡膜板塊,然後在泡膜上用手狂抓,弄成坑坑窪窪的然後噴漆就成專了。
屬背景板的形式按照用途來分一般分為:主背景板,舞台側面背景板,簽到背景板等,按照結構來劃分一般分為:桁架背景板,木質背景板,LED背景板等。
按照畫面來劃分的話一般分為:噴繪背景板,寫真背景板等。
背景板對畫面尺寸沒有要求,理論上長寬可以做到任意高度寬窄,這個是由寶麗布的加工工藝所決定,市場上主流戶外噴繪機的噴繪最大寬幅一般是3.2米極限寬度,超出此寬度的布面由手工或機器進行布面拼接,採用三秒快乾膠水粘接方法,噴繪行業已經有近20年歷史,大部分的工人操作比較熟練,一般無需擔心拼接縫不平整。
C. 戶外中式婚禮場地要怎麼布置
現場布置
中國元素的傳統婚禮,講究的是喜慶與熱鬧。光是從大門的雙喜就可以看得出來咯,紅地毯從家門口一直鋪到儀式區,可見新人的用心以及對婚禮的重視。
現場裝飾
都說到了傳統的中式婚禮講究的是喜慶、熱鬧,又加上是戶外婚禮,那婚禮現場的裝飾就一定要花些心思咯。太少的話看起來會顯得單調,太過又會顯得復雜,所以新人在事先一定要與花藝師溝通好,確保一個和諧、喜慶的婚禮現場。
簽到台
無論是中式婚禮還是西式婚禮,婚禮簽到台都不必不可少的設置。客人們在簽到桌報道,並在簽到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表示自己有來參加婚禮,同時也在簽到薄上寫下了對新人最真摯的祝福。
儀式區
婚禮的儀式區也會跟隨婚禮的主題來設置,背景選用了正紅色的圖案,還印著關於新人的信息,另外還有梅花的點綴,使整個儀式區看起來充滿了生機且襯託了高貴典雅的氣質。
天地桌
上圖是中式婚禮天地桌的一個角落,在桌上擺放著兩盞茶,是新人在結婚儀式的時候奉給長輩飲用的。而新人結婚對長輩奉茶也是中華的一個傳統,是表達了對長輩的尊重。
甜品
有人說甜品不是只會在西式婚禮上出現的嗎,其實不然,在中式婚禮上同樣也會出現甜品。這並不只是一件婚禮現場的裝飾,實際上是有實質意義的。因為新人的婚禮儀式到用餐的時候是有一定時間間隔的,很可能有客人在這段期間肚子餓了,特別是小孩子,在這個時候,甜品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桌花
為了符合傳統婚禮這個主題,在桌花的設計上也可以選擇中國風的元素,在餐桌上用紅色的牡丹裝飾,在加上一把扇子,那也是一個很融洽的桌花裝飾了。如果沒有桌花的裝飾,那將會顯得很單調。
餐具
既然是中式婚禮,那麼在婚禮現場的所有物件就都要符合中國的傳統,餐具也是如此。我們餐具的選擇一定要是碗筷,如果是刀叉那就會顯得不倫不類了。畢竟碗筷是國人餐具的傳統。
喜糖
戶外中式婚禮之喜糖,喜糖的意思是和在場賓客分享你的甜蜜,也是一種對來賓表示感謝的意思,所以在喜糖的包裝上新人們需要花點心思,在喜糖種類的選擇上要非常的小心,不能馬虎,要做到盡量迎合大眾的口味。了解更多婚禮現場布置的方案創意可參考http://www.wed114.cn/ask/cat_30.html希望答案可以幫到你。
D. 在戶外混齡的背景下如何讓幼兒開展晨間簽到
在互換毀林的背景下,如果讓幼兒開展晨間簽到,是可以在單獨的一個情況下直接簽到的,這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E. 簽到牆用什麼材質做
用pvc材料。PVC材料即聚氯乙烯,它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塑料產品之一,價格便宜,應用廣泛,內聚氯乙烯樹脂為白容色或淺黃色粉末,單獨不能使用,必須經過改性。。
1、有機玻璃絲印文字(四周打孔固定)。
2、鋼化玻璃做底板,在玻璃上裝高檔字(水晶字,鈦金字,不銹鋼字等各類高檔字)。
(5)戶外簽到背景擴展閱讀:
看現場布置來定製簽到牆:
1、戶外,可以製作大型的簽到牆,採用桁架噴繪布,
2、戶內,場地小,可以採用拉網kt板來製作簽到牆,還有德式展架、立屏展架都可以製作小型簽到牆,
3、如有個牆壁適合貼東西,那就採用貼海報的方式來製作簽到牆,還有kt板、PVC板來掛在牆壁上做簽到牆。
F. 婚宴大廳如何布置更完美婚宴大廳的布置要素
第一:場地的選擇:婚禮的形式決定婚禮場地的選擇,浪漫的旅行結婚、大氣的酒店儀式、清新的草坪婚禮。然後預定一個最適合你們的婚禮場地。寬敞的婚禮場地配合清新的現場氛圍,給人一種自然愉悅之感。
第二:.舞台背景:舞台是婚禮現場上目光最為集中的地方,舞台背景同樣是場景布置的重點,它既不能過於單調,凸顯不出新人的風格;又不能布置地過於花哨,搶過新人的風頭。通常背景需要一個背景紗幔,適當的鮮花點綴會活躍舞台背景的氣氛,增加細節上的亮點。
第三、入口處要讓人未進入婚禮場地,便能感受到婚禮的氣氛,就要在入口處下些功夫,圓形拱門,已是不可缺少,而以一組整齊排列而成的鮮花柱,就像一個個極有紀律的士兵和來賓敬禮,而讓人有富麗堂煌的感覺。1、不寬不窄的通道,加上四周滿滿的鮮花,給人一種很熱鬧的感覺;2、金色做主色的半月型拱門,鮮花則用來點綴;3、婚宴場地提供的入口處已經極具特色,但以鮮花和氣球裝飾一下,才能突出婚禮的氣氛。
第四、迎賓區也是婚宴大廳的布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這場婚禮帶給來賓的第一印象,所以,不僅要有風格上的統一,還有別出心裁的亮點。婚禮花藝的花器,尤其在迎賓區可以別出心裁,無論玻璃的、藤藝的,盆形的、球形的、柱狀的,從莊重高雅的大型花藝,到清新野趣的花藝小飾品,配合不同的場地條件,都可以達到不同的視覺效果。迎賓牌是比較重要的元素,它的作用是指引賓客到達宴會廳。另外迎賓牌上的一些鮮花裝飾也會有錦上添花的奇妙作用。
第五、花門應該放置在儀式入口處。通常新娘父親會在花門前把新娘的手交給新郎。承載著父親的囑托,新郎挽著新娘從花門走向屬於他們自己的婚禮殿堂。花門的別致設計會讓這個儀式別具看點,鮮花門、氣球花們、絹花門……你可以根據婚禮場地的氣氛和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獨具特色的花門。
第六、照片展示區:婚禮當天你應該讓所有來賓都見證你們的浪漫時光,設置一個照片展示區,將你們的婚紗照曬出來,錯落有致的擺放出屬於你們自己的藝術傑作。如果照了很多好看的照片卻沒辦法給大家一一展示,你可以選擇在簽到台的旁邊做一個照片展示區。
第七、儀式區:證言儀式的場地可以選擇在戶外的草坪、庭院,或者婚宴布置現場的主舞台。在可以享受陽光的戶外,花藝裝飾的色彩可以盡可能的粉嫩,活潑、跳躍。
溫馨、浪漫、聖潔是它的主旋律,舒適、溫暖是它需要具備的客觀條件。
G. 活動現場電子簽到方式有哪些分享出來看下
活動簽到就是用記錄的方式表明自己出席或者參加過某個活動。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各種活動追求更高品質、高互動、高效率的簽到形式已成為一種流行的趨勢,並且簽到這個環節在活動中將越發變得更為重要,是整場活動成功的開端。
簽到環節是活動開始前的「門面」,能影響參會嘉賓對活動的第一直觀印象。如何辦好一場活動的簽到環節,使它獨具創意,成為整個活動開始的一大亮點,顯得尤為重要,下面來給大家盤點一下活動電子簽到方式。
人臉識別簽到
用戶來到現場,只需要在簽到屏幕前,掃一下臉,系統會自動採集用戶臉部照片,將用戶照片與報名提交的自拍照片或數據源照片進行精確匹配,判斷身份的一致性,自動完成簽到流程。
此方式簽到簡單快捷,科技感強驗證方式精準唯一。適用於各種大型活動,會議。
活動行簽到服務案例截圖
此簽到方式時尚、新穎,此方式需要用戶提前報名,因此主辦方也可以提前預知活動人數。適用於各種展會,論壇等。
題主目前舉辦的線下活動,通常採用哪種簽到呢?活動行目前提供的簽到服務有:手機掃碼簽到,手環掃描簽到,IPAD掃描簽到,身份證簽到,掃碼槍掃描簽到,人臉識別簽到。更多活動推廣服務方面的體驗,可以戳:網頁鏈接
H. 主持人台本怎麼寫 求大蝦幫我寫啊,小女紙萬分感謝,、玩戶外的
用點浪漫氣氛的背景音樂、
然後注意說話的 語氣
用詞 要用一些
比較唯美的 聽覺上感覺很美的詞語
這樣自然而然的 就讓觀眾 進入氣氛
I. 如何自己DIY布置婚禮現場
自己布置婚禮現場 要點一:簽到台 簽到台是供來賓們簽到的地方,也是婚禮現場的第一個形象窗口,客人們會在這里留下第一感覺,因此溫馨又不失創意的簽到台會為你贏得更多的好印象。精緻的簽到台儼然一件經典的藝術傑作。 自己布置婚禮現場 要點二:迎賓區 迎賓區是這場婚禮帶給來賓的第一印象,所以,不僅要有風格上的統一,還有別出新裁的亮點。婚 禮花藝的花器,尤其在迎賓區可以別出心裁,無論玻璃的、藤藝的,盆形的、球形的、柱狀的,從莊重高雅的大型花藝,到清新野趣的花藝小品,配合不同的場地條 件,都可以達到不同的視覺效果。迎賓牌是比較重要的元素,它的作用是指引賓客到達宴會廳。另外迎賓牌上的一些鮮花裝飾也會有錦上添花的奇妙作用。 自己布置婚禮現場 要點三:入口處 要讓人未進入婚禮場地,便能感受到婚禮的氣氛,便要在入口處下些功夫,圓形拱門,已是不可缺少,而以一組整齊排列而成的鮮花柱,就像一個個極有紀 律的士兵和來賓敬禮,而讓人有富麗堂煌的感覺。1、不寬不窄的通道,加上四周滿滿的鮮花,給人一種很熱鬧的感覺。2、金色做主色的半月型拱門,鮮花則用以 成點綴,簡約得來非高貴。3、婚宴場地提供的入口處已經極具特色,但以鮮花和氣球裝飾一下,才能突出婚禮的氣氛。擺一、二張你們最得意的婚紗照,放大擺在婚宴禮堂的入口處,除了讓人羨慕你倆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外,重要的是告訴來賓不要走錯地方,當然紅包更不能送錯地方。 自己布置婚禮現場 要點四:儀式區 證言儀式的場地可以選擇在戶外的草坪、庭院,或者婚宴現場的主舞台。在可以享受陽光的戶外,花藝裝飾的色彩可以盡可能的粉嫩,活潑、跳躍。 自己布置婚禮現場 要點五:舞台背景 舞台是婚禮現場上目光最為集中的地方,舞台背景同樣是場景布置的重點,它既不能過於單調,凸顯不出新人的風格;又不能布置地過於花哨,搶過新人的風頭。通常背景需要一個背景紗幔,在紗幔上加一個新人自己的LOGO或掛一個happy wedding的LOGO牌,適當的鮮花點綴會活躍舞台背景的氣氛,增加細節上的亮點。如果你沒有設計屬於自己的LOGO,你可以用兩個背景花柱或五連門來做點綴。如果你們決定辦一場戶外婚禮,精緻的四角花亭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自己布置婚禮現場 要點六:桌花 桌花是婚宴上的點睛之筆,它不僅可以凸顯出婚禮現場的層次感,而且可以讓客人一邊欣賞美景一邊享受美食,因此你要和你的花藝師溝通好婚禮的風格,設計出最適合自己的桌 花。新人為表達於主桌長輩或來賓的重視,希望主桌與客桌有所區別,因而想在主桌部分多花點巧思布置。使用桌花會讓會場感覺更為精緻,使主桌整體區域更顯尊貴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