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戶外夜景 > 常用的戶外岩

常用的戶外岩

發布時間:2021-03-01 19:50:22

① 這是什麼岩石,在野外怎麼描述。

石英石,通常我們說的石英石是一種由90%以上的石英晶體加上樹脂內及其他微量元素容人工合成的一種新型石材。它是通過特殊的機器在一定的物理、化學條件下壓制而成的大規格板材,它的主要材料是石英。

石英是一種受熱或壓力就容易變成液體狀的礦物。也是相當常見的造岩礦物,在三大類岩石中皆有之。因為它在火成岩中結晶最晚,所以通常缺少完整晶面,多半填充在其他先結晶的造岩礦物中間。石英的成份是最簡單的二氧化矽[即二氧化硅。矽:硅的舊名](sio2),玻璃光澤,沒有解理面,但具貝殼狀斷口。微晶質的石英稱為玉髓(chalcedony)、瑪瑙(agate)或碧玉(jasper)。純粹的石英是無色,但因常含有過渡元素的雜質而呈現不同的顏色。石英很安定,不容易風化或變化為他種礦物。按SiO2結晶程度可劃分為顯晶質的單晶石英,多晶石英岩玉。

② 常見的岩石有什麼

瞎說抄!岩石有岩漿岩,變質岩和沉積岩。
岩漿岩有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酸性有花崗岩,這個很常見。
安山岩和玄武岩為基性岩石。橄欖岩為超基性。常說的金伯利岩也為超基性,來源於地幔。
變質岩一般少見,有片岩,片麻岩等。
沉積岩很常見,地球資源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在沉積岩中。有砂岩,礫岩,泥岩,碳酸岩,白雲岩,泥岩等。

③ 常用的攀岩運動裝備有哪些

攀岩鞋

有時叫Klettersshuhes,是鞋子種類中獨一無二運用在幾乎垂直的岩壁面上,它們並不是打算也不是非常適當地用在徒步旅行上。攀岩鞋是被設計且提供在岩石上有第二肌膚的感覺,鞋子上層是用柔軟泡棉、帆布,或是用皮革所制,有些製造業者粘合或是縫合帆布在皮革上以防止鞋子過度伸展;柔軟略有粘性的樹脂、橡膠合成鞋底將有較特別的摩擦力,鞋底的樣式不是平滑面就是淺薄的;為了那些令人擔憂的攀登者,腳指和腳後跟的設計是被嚴格考慮當中。穿上岩鞋或許會隨鞋底橡膠形狀而使腳指頭變得更狹窄,這樣的腳趾設計是允許攀岩者的腳塞進窄小的鞋內,而腳後跟得到攀爬穩定的效果。有了腳後跟的穩定,將能使腳趾產生最大力量和控制。

一雙好的攀岩鞋除了可以保護腳部不受傷害之外,還可以幫助攀岩者增加在岩面上的附著力,讓攀岩者能夠善加利用本身的攀岩技巧進行攀岩活動。攀岩鞋的形式根據用途的差異而有不同的設計。重要的是要選擇一雙適合您的腳型和攀岩風格的攀岩鞋,才能讓您的攀岩技巧能夠完全的發揮。

1.根據攀岩活動的類型來選擇。在選擇攀岩鞋之前要先考慮的幾個方向:

本身攀岩的實力在哪裡?是剛接觸攀岩的初學者、有經驗的攀岩者、還是頂尖的攀岩高手?

經常從事攀岩活動的地方在哪裡?室內或戶外?經常接觸的是哪一種類型的攀岩路線?

希望攀岩鞋適合哪一種類型?長路線、短路線或是抱石路線?是為了參加比賽時使用、還是只是為了平常休閑的活動筋骨?

經常使用的攀岩技巧?岩角、摩擦點、岩洞的技巧?裂隙攀登的技巧?或是綜合各種地形的路線攀登?

一般市面上的攀岩鞋大都能滿足各種攀岩地形和技巧的發揮,但是有些攀岩鞋會特別針對某些特別的攀岩技巧或攀岩類型而加強部分的功能性,因此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們將針對攀岩鞋的細部設計作一個簡單的介紹,讓各位有比較清楚的了解。

2.不同鞋形適合不同攀登風格。鞋楦(可說是一雙攀岩鞋的靈魂,因它的形狀差不多完全主導了鞋的性能。不同形狀之鞋楦,以供不同設計及用途之鞋所需。

(1)鞋底彎度。

微彎:適用於古典式攀爬、訓練或長線攀爬。

中彎:一般攀爬、訓練或運動攀爬。

極彎:技術攀爬、抱石或競賽之用。

(2)屈曲度。

平置式:傳統之平置式鞋楦是模擬腳掌在休止狀態下之平伏形狀,這類鞋形比較舒適,不會對腳掌做成擠壓,適用於一般攀爬或長線攀爬。

前曲式:這是模擬腳掌在用力時的形狀,由於腳趾被擠壓在前端,故力量可以集中而發揮出更大之攀爬力,適用於技術攀爬或運動攀爬。由於需要較高靈敏度,故只能使用Slip-Lasting構造方式。

(3)IRS。攀岩鞋除了鞋底外,鞋邊的設計亦十分重要。IRS一體成形式鞋邊系統(如Boreal的攀岩鞋),是將鞋邊與鞋底呈一件過鑄成形,套入鞋面後加回後跟。這樣,可以將鞋邊做得更立體,更合腳形,而鞋邊與鞋面並無介面,故再無爆裂之弊,而趾尖部份亦可以調校得較薄,以增加趾尖靈敏性。而鞋邊在後跟部位拉高至跟骨部份,加強了整體之承托功能。IRS主要用於要求耐用及高承托之款式。

(4)攀岩鞋的細部簡述及特性。攀岩鞋根據地形和技巧的需求而有不同的設計和外型,通常依外型來區分,可以大致區分為三種類型:全功能型All-purpose、高效率型High-performance和攀岩拖鞋Slippers。

(5)全功能型All-purpose。可以適合所有類型的攀岩地形,以及各種腳部的攀岩技巧。可以踩小岩角、摩擦岩面、以及裂隙攀登。因為它的多功能設計,可以讓初學者學習各種不同的攀岩技巧,也可以讓喜歡嘗試不同路線的攀岩者得到攀岩的樂趣,以及應付長距離、多繩距路線攀登的各種不同地形。通常都是採用高腳踝的設計以保護腳踝和提供相當的舒適性!

(6)高效率型。設計給經常參加攀岩比賽或是經常從事運動攀岩的攀岩者使用,經由各種精巧的設計可以讓使用者能夠運用高級的攀岩技巧來攀登困難的路線;採用低腳踝的設計以增加腳部的靈活性和減輕鞋子的重量。外型的貼腳設計能夠讓腳部擁有更好的敏感度和使用性。

④ 岩漿岩常見岩石都有哪些

常見的岩漿岩有花崗岩、安山岩及玄武岩等。

(1)玄武岩:是岩漿藉由火山口回噴發出地面、快速冷答卻而成。

拓展資料:

岩漿岩以形成方式,結構、紋理,所含礦物學、化學成分和岩體的幾何形狀分類。其結構包括形成地點、幾何形狀、包含的礦物粒度等。
許多不同類型火成岩的分類可以向我們提供關於它們在形成條件下的重要信息。用於火成岩的分類有兩個重要的變數是粒度尺寸,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冷卻歷史,和岩石的礦物成分。

⑤ 求岩石常見礦物野外鑒定特徵謝謝

硫化物類
方鉛礦(PbS):完好晶體常呈立方體,集合體為粒狀、緻密塊狀。鉛灰色,條痕 黑色,金屬光澤。硬度2-3。比重7.4~7.6 。有三組立方體完全解理,性脆。
鑒定特徵:具三組正交的立方體完全解理,比重大,可以與其他鉛灰色礦物,如輝銻礦、輝鉬礦等區別。
閃鋅礦(ZnS):晶體呈四面體(極少見),常呈粒狀、塊狀集合體。隨著含鐵(Fe2+)量的增高,顏色由無色——淺黃——褐黃——黃褐——棕黑色;條痕由白色到褐色;光澤由樹脂光澤——半金屬光澤。硬度3.5~4,比重2.9~4.2。有六組完全解理(多面閃光)。
鑒定特徵:條痕比顏色淺,六組完全解理,較小的硬度,可與黑鎢礦、錫石等區別。
輝銻礦(Sb2S3):晶形常呈斜方柱形長柱狀、針狀。柱面上具有縱紋。集合體一般為束狀、柱狀、針狀、放射狀,少數為柱狀晶簇。
鉛灰色,條痕黑色。金屬光澤。硬度2~2.5,比重4.51~4.66。一組柱面解理完全,解理面上常有橫紋。
鑒定特徵:根據柱狀晶形、一組解理及解理面上常有橫紋,與方鉛礦區別。
黃銅礦(CuFeS2):完全晶形極少見,常呈粒狀,緻密塊狀集合體。銅黃色,表面有時見藍、紫、褐色等斑雜錆色(假色)。條痕綠黑色,金屬光澤。硬度3.5~4,比重4.1~4.3。性脆,無解理,斷口參差狀。
鑒定特徵:黃銅礦與無晶形的黃鐵礦,可根據黃銅礦新鮮面顏色深和較低的硬度來區別。
黃鐵礦(FeS2):晶形常呈立方體和五角十二面體,常具有三組互相垂直的晶面條紋。集合體為粒狀,緻密塊狀。淺銅黃色,表面常有黃褐色的錆色(假色)。條痕綠黑或褐黑色,金屬光澤。硬度6~6.5,比重4.9~5.2。性脆,無解理。
鑒定特徵:根據完全的晶形和晶面條紋,淺銅黃色,較大的硬度,可與黃銅礦區別。
口決:
黃銅黃鐵似兄弟,金黃淺黃真美麗;
條痕色黑皆性脆,金光閃閃多威儀。
刀子面前顯高低,黃銅屈服鐵無異;
風化面上露本性,黃鐵變褐銅生綠。
氧化物和氫氧化物類
石英SiO2:石英是以SiO2為成分的一族礦物的統稱。主要有α石英、β石英,還有隱晶質的玉髓和膠態含水的蛋白石等。
α石英常呈柱狀,由六方柱(m)和菱面體(R,r)等單形組成的聚形,在柱面上常具橫紋。
β石英常呈六方雙錐狀。
石英顏色多種多樣,水晶一般無色透明,脈石英呈白色、乳白色、灰色,因含雜質引起顏色變異,玻璃光澤,斷口為油脂光澤,硬度7,比重2.65。無解理。
鑒定特徵:根據形態、硬度、無解理、斷口的光澤、不易風化等,可與長石、方解石等礦物相區別
赤鐵礦(Fe2O3):晶形少見,集合體常呈緻密塊狀;膠狀者常呈鮞狀、豆狀和腎狀。呈片狀晶形者稱為鏡鐵礦。具有晶形者為鋼灰色至鐵黑色,隱晶質或粉末狀者呈紅色。條痕為櫻紅色或紅棕色。半金屬光澤,晶體硬度5.5~6,隱晶質者硬度小於小刀,無解理,比重5.0~5.3,無磁性。
鑒定特徵:根據條痕、無磁性可與磁鐵礦區別。
磁鐵礦(Fe2+ Fe23+O4):完好晶體形常呈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集合體為緻密塊狀,鐵黑色,條痕黑色,半金屬光澤。硬度5.5~6,比重4.52~5.20。無解理,具強磁性。
鑒定特徵:根據顏色、條痕及強磁性與赤鐵礦區別。
褐鐵礦(Fe2O3•nH2O):常呈腎狀、鍾乳狀、結核狀、土塊狀、粉末狀集合體。顏色淺褐色至褐黑色,條痕褐色,半金屬光澤至土狀光澤。硬度1~5。
鑒定特徵:根據形態、顏色、條痕可與赤鐵礦、磁鐵礦、軟錳礦等區別。
軟錳礦(MnO2):晶形少見,常為塊狀、土狀、粉末狀集合體。黑色,表面常帶淺藍色的錆色(假色)。條痕黑色,半金屬光澤,隱晶質膠粉末狀者則光澤暗淡。硬度6~2(結晶—隱晶質塊狀),易染手,比重4.7~5.0。
鑒定特徵:軟錳礦與硬錳礦常共生,一般根據其低的硬度,易染手可以區別。
鹵化物類
螢石(CaF):晶形常見完好的立方體,少數為菱形十二面體和八面體,集合體粒狀、塊狀。無色者少見,常為紫、綠、藍、黃色。玻璃光澤。硬度4,比重3.10。四組八面體完全解理。
鑒定特徵:根據晶形、顏色、解理、硬度可與方解石重晶石、石英等區別。
碳酸鹽類
方解石 Ca[CO3]:純凈的透明方解石稱冰洲石。常見晶形為菱面體、六方柱。常見集合體為晶簇狀、緻密塊狀、鍾乳狀等。質純者無色透明或白色,但因含雜質而呈現淺黃、淺紅、褐黑等色。玻璃光澤,硬度3,比重2.6~2.8。三組菱面體完全。遇冷鹽酸劇烈起泡。
鑒定特徵:根據晶形、解理、低的硬度以及遇冷鹽酸起泡等特徵,可與石英、重晶石、螢石、斜長石等相似礦物相區別。
方解石與白雲石CaMg[CO3]2很相似,但白雲石的晶面常彎曲成馬鞍形,遇冷鹽酸反應微弱(方解石遇冷鹽酸劇烈起泡)與方解石區別。
(四)造岩礦物的特徵
1、硅酸鹽類
橄欖石[(Mg,Fe)2SiO4]:晶形完好者少見,一般為他形粒狀集合體。淺黃、黃綠色至黑綠色,玻璃光澤,斷口為油脂光澤。硬度6.5~7,比重3.3~3.5。
鑒定特徵根據其粒狀外形及特殊的綠色、光澤及斷口光澤(油脂光澤)來識別。
普通輝石Ca(Mg,Fe,Al)[(Al,Si)2O6] :晶形常呈短柱狀,橫斷面近於正八邊形,集合體常為粒狀-----緻密塊狀。黑綠色,少數為褐黑色,玻璃光澤。硬度5~6,比重3.22~3.38。平行柱面的兩組解理完全,夾角87-°(93°)
鑒定特徵:根據短柱狀晶形,顏色和解理,可與普通角閃石等相似礦物相區別。
普通角閃石(CaNa)2-3(Mg,Fe,Al)5[Si6(Si,Al)O22](OH,F)2:晶體常呈長柱狀或針狀,單體的橫截面為近菱形的六邊形。暗綠-----綠黑色,玻璃光澤。硬度5.5~6,比重3.0~3.4。平行柱面的兩組解理交角為124°(56°)
鑒定特徵:根椐晶形、橫截面形狀、顏色、解理及其夾角,可與普通輝石相區別。
正長石K[AlSi3O8]:單晶為短柱狀或不規則粒狀,常見卡氏雙晶,集合體為塊狀。常為肉紅色、淺黃紅色及白色,玻璃光澤。硬度6,比重2.56~2.58。兩組解理正交,一組完全,另一組中等。
鑒定特徵:根據晶形、雙晶(卡氏雙晶)、顏色、硬度、解理,可與石英、方解石相區別。
斜長石Na[AlSi3O8]—Ca[AlSi3O8]:通常呈板狀及板狀集合體,在岩石中常呈板狀或不規則粒狀。肉眼也能觀察聚片雙晶。白色至灰白色,玻璃光澤。硬度6~6.5,比重2.55~2.76。兩組解理完全,交角86° 24ˊ ~86° 50ˊ 。
鑒定特徵:用肉眼區別斜長石與鉀長石(正長石)的可靠依據是斜長石具聚片雙晶。在岩石中的斜長石,根據雙晶,有無解理及透明度,可與石英區別。
黑雲母K(Mg,Fe)3[AlSi3O10](OH,F)2:一般呈片狀、鱗片狀集合體,也有板狀集合體,深褐色、黑色,光澤。硬度2.5~3,比重.7~3.3。一組解理極完全。
鑒定特徵:根據顏色可與白雲母區別。
白雲母KAl2[AlSi3O10](OH)2:形態特徵同黑雲母 ,一般為無色透明,因含不同雜質有不同的色調,含鉻或鐵時帶綠色,含Fe3+、Ti 時呈紅色。玻璃光澤,解理面顯珍珠光澤。硬度2.5~3,比重2.76~3.10。一組解理極完全。薄片具彈性。
鑒定特徵:根據易裂成薄片(一組極完全解理)和薄片具彈性及較淺的顏色,可與其他礦物相區別。
呈細小鱗片狀集合體的白雲母稱為絹雲母。
高嶺石Al4[Si4O10](OH)8:高嶺石為高嶺土的主要組成礦物。,多為隱晶質緻密塊狀和土狀集合體。緻密塊狀者為白色,有時因含各種雜質而帶有淺黃、淺褐、紅、綠藍等色。土狀光澤,硬度1,比重6.1~2.68。乾燥時易搓成粉末,乾燥時有吸水性(粘舌),潮濕後有可塑性,但不膨脹。
鑒定特徵:根據緻密土狀塊體易於以手捏碎成粉末,吸水性、加水具可塑性而不膨脹,區別於其他相似礦物,如蒙脫石(加水膨脹,體積增加數倍)。
滑石 Mg[Si4O10][OH]2:通常呈緻密塊狀、鱗片狀集合體。純者為白色,有時微帶淺黃、淺綠色調的白色。玻璃光澤。硬度1,比重2.58~2.83。片狀者一組解理完全,緻密塊狀者為貝殼斷口.富有滑膩感.。
鑒定特徵:低硬度,滑膩感,片狀滑石具完全解理可與塊狀蛇紋石等區別。
石榴子石A3B2[SIO4]2: A3------二價的鈣、鎂、鐵、錳
B2------三價的鋁、鐵、鉻、鈦
常見有菱形十二面體、四角三八面體,集合體呈粒狀、緻密塊狀。多為黃褐、褐色、紅褐色至褐黑色。玻璃光澤。硬度6.5~8.5,無解理。
鑒定特徵:晶形,斷口光澤,高硬度、無解理,可與其他礦物區別。
硫酸鹽類
重晶石(Ba[SO4]2):完全晶形常呈板狀、柱狀,集合體為板狀,少數緻密塊狀。純者晶形為無色透明,一般為白色、灰色,可因含雜質而呈淺黃、淺褐色等。條痕白色,玻璃光澤。三組解理完全。硬度3~3.5,比重4.3~4.5。
鑒定特徵:根據晶形、解理、比重大,遇鹽酸不起泡與方解石、螢石、長石、石英等區別。
石膏(CaSO4.2H2O):完好晶形常呈板狀、片狀,集合體多呈緻密狀或纖維狀(纖維石膏)。通常為白色及無色,無色透明晶形稱透石膏,因含雜質而呈灰、淺黃、淺褐等色。條痕白色。玻璃光澤,解理面呈珍珠光澤;纖維石膏呈絲絹光澤。硬度2,比重2.317。具一組極完全解理和兩組中等解理。
鑒定特徵:根據形態、解理、硬度以及遇鹽酸不起泡等特徵,可與方解石重晶石等相似礦物相區別。
磷酸鹽類
磷灰石Ca[PO4]3(F,Cl,OH,CO3):晶形完好者呈六方柱狀、板狀,集合體為粒狀、緻密塊狀。純凈者無色透明,一般呈黃、黃褐、綠等色。玻璃光澤,斷口油脂光澤。硬度5,比重3.18~3.21。平行六方柱底面和柱面的解理不完全。加熱後常可出現磷光。
鑒定特徵:磷灰石晶體顆粒大時,根據其晶形、顏色、光澤、不完全解理和硬度以及發光性,可與綠柱石、石英等相似礦物相區別。若顆粒細小,在標本上加濃硝酸和鉬酸銨,若含磷即產生黃色沉澱(含P2O5千分之幾就有明顯反應。)

不可能有更好的資料了,別忘了順手選為最佳答案!

⑥ 野外鑒定三大岩類的基本方法

岩石是山一種或幾種礦物或岩屑組成的集合體 根據成因可把岩石分為沉積岩、岩漿岩、變質岩三大類。在野外觀察和描述地質現象時,首先必須識別構成各種地質現象的岩石類型,識別的正確與否將會影響到後面一系列工作的進行,所以常把三大岩類的野外鑒定方法作為一項重要的實習內容來訓練。對於地質工作者來說.在野外能否正確鑒定出各類岩石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必備的技能。由於在野外鑒定岩石受到條件的限制,因此,要鑒定出每塊岩石的確切名稱是很困難的,尤其是對於一年級學生就更難了。但是,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規律,主要大類的區別還是較容易的。通過本次實習,學生必須達到在野外較熟練地區分三大岩類和識別一些常見岩石的要求。

在野外鑒定岩石名稱可按下列步驟進行:①觀察岩石的總體外貌特徵(構造),初步鑒別出屬於三大岩類的哪一類;②藉助放大鏡、小刀,觀察岩石的物質成分(礦物、碎屑物、膠結物);③根據岩石的結構特徵定出次一級岩石類型;④根據岩石的產出狀態定出岩石的名稱。例如,岩石在外貌上成層性很好,發育沉積層理,從而可確定為沉積岩;岩石由碎屑物和膠結物組成,可知是碎屑沉積岩;碎屑物主要為石英、長石,岩石具粗粒結構,所以岩石的名稱為粗粒長石石英砂岩

(一)沉積岩

沉積岩是在表層地質作用過程中,經沉積、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主要分布於地表或近地表。

1.沉積岩的宏觀特徵

1)具有明顯的成層性,是一層層疊置在一起的,這一特徵是沉積岩的層理構造。它與岩漿岩的塊狀構造、變質岩的片狀構造有很大的差別。這也是野外鑒定沉積岩的主要標志。

2)沿垂直層理方向,岩石的物質成分常有規律地變化,有時相同的物質成分會相間出現,組成多個沉積韻律。

3)常發育一些沉積構造,如交錯層理、水平層理等,以及一些層面構造,如雨痕、龜裂、波痕等。

4)在碎屑沉積岩中,物質成分可分為兩部分,即碎屑顆粒和膠結物。碎屑顆粒常是一些較穩定的礦物,如石英、長石、白雲母等,或者是岩石碎屑,通常它們具有一定的磨圓度。膠結物粒度很細,肉眼看不見顆粒大小,只見碎屑顆粒表麵包有一層很細的物質,其成分不同於碎屑顆粒,主要有鐵質、鈣質,硅質、泥質等。

5)化學沉積岩通常顏色較深,無碎屑結構,見不到礦物顆粒,緻密塊狀構造

6)常含有生物化石或遺跡化石。

7)在地貌上,沉積岩出露地區常由陡壁和緩坡構成,並相間出現,沿層而方向形成緩坡。

2.沉積岩野外分類命名

野外採用成分-結構分類方案,不涉及岩石成因。首先按組成沉積岩的主要成分劃分大類,如陸源碎屑岩類;然後再根據結構劃分基本岩石類型(表3-1)。

表3-1 沉積岩野外分類方案

(二)岩漿岩

1.岩漿岩的宏觀特徵

岩漿岩是由岩漿或熔漿冷凝結晶或由火山碎屑物堆積而成的岩石,常具有以下特徵:

1)侵入岩無層理現象,具塊狀構造。噴出岩多具氣孔、杏仁、流紋等構造。這些構造是岩漿岩區別於其他岩石的重要特徵。

2)組成岩石的礦物成分較復雜,既有穩定的礦物,如石英、長石,又有在地表條件下不穩定的礦物,如橄欖石、輝石、角閃石、黑雲母。

3)礦物顆粒不具磨圓度,具有特定的晶形。深成岩具全晶質結構,礦物顆粒之間為直接接觸,沒有像「膠結物」之類的物質。噴出岩具斑狀、似斑狀結構,斑晶常保存礦物自身的形態(棱、角明顯),完全不同於沉積岩的碎屑顆粒;基質為隱晶質、顯晶質或非晶質,其成分與斑晶基本相同。

4)侵入於沉積岩中的淺成岩,在產狀上與沉積岩一致或不一致。當不一致時,如岩牆,淺成岩很易鑒別出來。當一致時,如岩床、岩盤等,可根據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等特徵加以區分。

5)岩漿岩中一般不含生物化石。

6)在地貌上,如果沒有構造的影響,它常形成波狀起伏的地形,而不會出現像沉積岩地區的陡壁和緩坡相間排列的現象。

2.岩漿岩野外分類命名

根據岩漿侵入到地殼中或噴出地表,可分為侵入作用和噴出作用,相應地形成侵入岩和噴出岩。按照侵入深度,侵入岩又進一步分為深成侵入岩和淺成侵入岩,前者包括岩基和岩株,後者包括岩床、岩蓋、岩盆、岩牆或岩脈。噴出岩又分為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不同類型岩漿岩的野外分類命名往往採用不同的標准(朱勤文,1989;趙溫霞,2003;表3-2,表3-3,表3-4,表3-5)。

表3-2 深成侵入岩的野外分類命名表

表3-3 淺成侵入岩野外分類命名表

表3-4 主要熔岩野外分類命名表

續表

表3-5 火山碎屑岩野外分類命名表

(二)變質岩

變質岩是由原岩經變質作用形成的,因此.在物質成分及結構、構造等方面都比較復雜。概括起來,變質岩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具有一些特徵構造,如板狀構造、片狀構造、片理構造等,礦物常具定向排列。

2)具有一些特殊的變質礦物,如絹雲母、紅柱石、石榴子石等。

3)不同類型的變質岩在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接觸變質岩分布於岩漿岩與圍岩的接觸帶上;動力變質岩沿斷裂帶分布;區域變質岩大面積分布,與大地構造單元的類型相關。

在野外通常根據構造、結構和成分,對變質岩進行分類,主要類型如下:

區域變質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麻粒岩、變粒岩

接觸變質岩——大理岩、角岩、矽卡岩

動力變質岩——糜棱岩、碎裂岩

混合岩化變質岩——混合岩

(四)岩性描述的方法及內容

在野外除記錄一些地質現象和認識岩石外,還要對所見到的岩石進行岩性描述,以便自己和他人查閱。岩性描述的常規方法是先外觀、後內部;先總體、後局部。觀察要仔細,描述要認真,術語要准確。描述內容包括岩石的顏色、成分、結構、構造、產出狀態及時代等。

1.岩石的顏色

指岩石的總體外觀(新鮮面)的顏色。由於岩石出露地表,經風化作用後,它的表面顏色和新鮮面顏色常不一致,描述時須加以區分,如灰岩的風化面為灰白色,新鮮面為深灰色。有些岩石由於成分較復雜,顏色也較雜,描述時可以一種顏色為主,前面加上修飾詞,如淺紅色、黃綠色、灰黃色等;如果各種顏色平分秋色,可用雜色來形容。描述時還可採用類比法,如橘黃色、磚紅色、肉紅色等。

2.岩石的成分

圖3-6 物質成分標准含量圖

指岩石的物質組成。不同類型的岩石,其物質組成相差很大,如花崗岩主要由鉀長石、斜長石、石英、黑雲母等組成;石英砂岩主要由石英組成等。無論是何種岩石,在野外描述時,除了描述主要礦物名稱外,還要描述各種礦物的相對含量。礦物含量的確定,常參照標准含量圖進行估測,見圖3-6。例如,花崗岩主要由鉀長石(35%)、斜長石(30%)、石英(25%)、黑雲母(4%)等組成。在野外,礦物成分的鑒定一般用肉眼或藉助於放大鏡、小刀、鹽酸、條痕板等進行,因此,要求學生記住一些常見礦物的鑒定特徵,如石英、鉀長石、斜長石、角閃石、輝石,黑雲母、石榴子石、方解石等,否則在野外要對這些礦物進行鑒定就束手無策了。

3.岩石的結構

指岩石組分的結晶程度、形態、顆粒大小及其相互關系。岩石的結構與成因密切相關,不同成因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結構,如碎屑沉積岩具碎屑結構,深成侵入岩具全晶質結構,大理岩具變晶結構。

結晶程度是指組成岩石的物質的結晶差異,分為晶質和非晶質,晶質又分為顯晶質(肉眼能觀察到礦物顆粒大小)和隱晶質(肉眼觀察不到礦物顆粒大小)。如深成侵入岩的花崗岩都是由結晶礦物組成的,它是全晶質的;噴出岩的安山岩是由部分的結晶礦物(斜長石、角閃石)和未結晶的物質組成的,它就是半晶質的;黑曜岩由未結晶的玻璃質組成,它就是非晶質的。肉眼區分隱晶質與非晶質的簡易方法是:隱晶質的岩石表面光澤較暗淡,斷面為參差狀;而非晶質的岩石表面常呈現玻璃光澤,斷面為貝殼狀。

形態是指組成岩石的礦物的外形,對非晶質就無形態可言了。在碎屑沉積岩中,形態實際上是指礦物或岩屑的磨圓度,描述時,常分為4個等級:稜角狀、次稜角狀、次圓狀、圓狀。在岩漿岩和變質岩中,常用自形、半自形和他形來描述礦物的形態。

自形是指礦物自然結晶的形態;半自形是指礦物部分具自然結晶形態,而其他部分為非礦物的自然形態;他形是指礦物無自然結晶形態(圖3-7)。

圖3-7 石英的形態

(1)自形;(2)半自形;(3)他形

顆粒大小是指礦物的粒徑。對於不同類型岩石,粒徑的劃分標准和等級不一樣。表3-6的結構是指礦物顆粒的絕對大小,如果岩石以某粒徑的礦物或碎屑占絕對優勢(>80%),就可以稱這種粒徑等級的結構。根據岩石礦物顆粒的相對大小,又可分為等粒和不等粒結構。不等粒結構中,常見的有斑狀結構和似斑狀結構。沉積岩分選性的差異實際上就表現出等粒和不等粒的特點。

4.岩石的構造

指組成岩石的物質成分的分布特點及排列方式。若礦物在岩石中均勻分布,沒有定向性,就稱為塊狀構造。在沉積岩中常見的有層理構造和層面構造,根據每個單層的厚度,又可進一步劃分出巨厚層(>lm)、厚層(1~0.1m)、中層(0.1~0.03m)、薄層(<0.03m)等。火山岩常見的有氣孔構造、杏仁構造、流紋構造。變質岩有片理構造。

5.岩石的產出狀態

指岩石的空間位置。岩漿岩的產出狀態分深成侵入體(岩基、岩株)、淺成侵入體(岩牆、岩床、岩盆、岩盤、岩鞍等)和噴出岩。沉積岩和變質岩的產出狀態就是指產狀。

6.岩石的時代

即岩石的形成時代。對於沉積岩,它產於何時代的地層中,地層的時代就是岩石的形成時代。若是岩漿岩可根據它與圍岩的侵入接觸關系、同位素測年或區域資料來確定時代。

表3-6 不同岩石的粒度劃分對比表(單位:mm)

岩性描述舉例:

花崗岩:風化面為淺灰色,新鮮面為肉紅色。主要礦物有鉀長石(35%)、斜長石(30%)、石英(25%)、黑雲母(4%)等。鉀長石、斜長石為半自形,粒徑以6mm為主;石英為他形,粒徑以3~6mm為主;黑雲母呈片狀。粗粒等粒結構,塊狀構造。

以岩株形式侵入於沉積岩中,根據測年資料形成於早白堊世。

(五)北戴河實習區常見岩石

1.沉積岩

1)石英砂岩:風化面為灰色,新鮮面為灰白色,主要礦物為石英(>95%),粗至細粒結構,塊狀構造,交錯層理發育,產於新元古代地層中。

2)長石石英砂岩:風化面為褐灰色,新鮮面為黃灰色,主要礦物有石英(45%)、長石(40%),中至細粒結構,塊狀構造,產於晚石炭世和二疊紀地層中。

3)泥質砂岩:風化面為褐灰色,新鮮面為灰黃色,砂粒成分以石英、長石、岩石碎屑為主,含較多的泥質,泥質砂狀結構,層理構造發育,產於晚石炭世和二疊紀地層中。

4)頁岩:風化面為褐灰色,新鮮面為灰黃、灰綠、黃綠色,成分以泥質、粉砂為主,泥質結構,頁理發育,產於晚石炭世和二疊紀地層中。

5)灰岩:風化面為淺灰色,新鮮面為深灰色,成分為碳酸鈣,局部重結晶形成方解石,砂晶、泥晶結構,塊狀構造,形成時代為寒武紀、早-中奧陶世。

6)竹葉狀灰岩:風化面為灰色,新鮮面為深灰色,成分為碳酸鈣,內碎屑結構,內碎屑的橫斷面為竹葉狀,平面為餅狀或圓狀、橢圓狀,層理構造發育,產於寒武紀和早奧陶世地層中。

7)泥質條帶灰岩:風化面為灰色,新鮮面為灰黃色,由薄層灰岩和泥質條帶互層組成,泥質結構,水平層理發育,產於寒武紀和中奧陶世地層中。

2.岩漿岩

1)石英正長岩:風化面為灰黃色,新鮮面為淺肉紅色,主要礦物有鉀長石(80%)、石英(7%),鉀長石自形或半自形,石英他形,次要礦物有黑雲母和角閃石(6%),似斑狀結構,塊狀構造。斑晶為鉀長石,斑晶的中心為灰白色鉀長石,而外圍為淺肉紅色鉀長石。以岩株侵入,形成於燕山期。

2)輝綠岩:灰綠色,主要礦物為斜長石和輝石(>95%),具輝綠結構,塊狀構造,以岩牆侵入於石英正長岩中,形成於燕山期。

3)似斑狀花崗岩:風化面為灰黃色,新鮮面為淺肉紅色,主要礦物有鉀長石(40%)、斜長石(25%)、石英(25%),次要礦物為黑雲母(5%),似斑狀結構,斑晶為鉀長石,塊狀構造,以岩牆侵入於下奧陶統中。

4)黑雲母花崗岩:風化面為黃褐色,新鮮面為淺肉紅色,花崗結構、中粒結構,塊狀構造,形成於新太古代

。主要礦物為石英(20%~25%)、斜長石(20%~30%)、鉀長石(35%~60%),次要礦物為黑雲母(5%)等。石英呈他形粒狀,粒徑1~3mm;斜長石為半自形-他形,粒徑3~4mm,鏡下觀察,晶體普遍發生絹雲母化,常被鉀長石交代成港灣狀、蠕蟲狀、縫合線狀等,部分斜長石被鉀長石、石英所交代,僅剩微量殘留;鉀長石為半自形他形,大小2~4mm,鏡下觀察,晶體發生高嶺土化;黑雲母呈鱗片狀-不規則狀,大小不等,一般0.1~1mm,多褪色轉變為白雲母,少量發育綠簾石化。副礦物為榍石、磷灰石、磁鐵礦等。次生礦物為白雲母、綠簾石等。岩石風化強烈者,呈鬆散的沙粒狀。區域上,由於長期遭受風化,鉀長石、斜長石已轉變成高嶺土,使風化面呈灰白色。

5)正長花崗岩:淺肉紅色-黃褐色,半自形粒狀結構、交代結構,塊狀構造,局部似片麻狀構造,形成於新太古代

。主要礦物為鉀長石(微斜長石,40%~45%),斜長石(被鉀長石所交代,多呈假象,10%~15%)、石英(35%~40%),次要礦物為黑雲母(<5%)等。鉀長石粒徑2~3mm;斜長石粒徑2~4mm;石英呈不規則狀,有時沿斜長石邊緣或穿孔交代,粒徑一般為0.5~2mm。長石普遍高嶺土化,黑雲母往往褪變為白雲母。副礦物有磁鐵礦、磷灰石、鋯石等。

6)輝石安山岩:灰色,斑狀結構,基質玻基交織結構,杏仁或塊狀構造,斑晶含量佔25%~30%,由0.3~1mm的斜長石和輝石構成,個別輝石被綠泥石所交代,基質由條狀斜長石、玻璃質(已脫玻化為隱晶長石)及微量磁鐵礦構成。副礦物為磁鐵礦。

⑦ 常見岩石的分類

岩石根據其形成原復因可分為岩制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三類。其中岩漿岩根據成因又分為噴出岩和侵入岩,沉積岩根據成因可分為碎屑岩、粘土岩、化學岩等,變質岩根據作用類型可分為變質岩、接觸變質岩、區域變質岩、混合岩以及交代變質岩。岩石根據其形成原因、構造和化學成分進行分類時,可分為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這三類是最基本的岩石,並且這三類岩石可以在各種成岩的作用下相互轉換,從而可以形成底殼物質循環

⑧ 求幾種常見岩石的辨別和描述(野外編錄)

地球是一個由不同物質和不同狀態的同心圈層構造所組成的球體。這些圈層可以分為外部圈層和內部圈層。外部圈層是指地球表面以外的圈層,按照不同的特點可以分為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內部圈層是指從地球表面往裡直到地球中心的各圈層,有表及里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地核。地殼是由岩石構成的,也就是說,岩石組成地球的外殼,覆蓋在地球的表面。

B、(岩石) 覆蓋在地球上的堅固部分稱為岩石。岩石有各式各樣的種類,通常我們所稱呼的石頭,就是岩石破碎之後的樣子。岩石是在各種不同的地質作用下產生的,是由一種或多種礦物有規律地組合而成的礦物集合體。如花崗岩由石英、長石、雲母等多種礦物組成。根據成因,岩石可分三大類:即由岩漿活動形成的岩漿岩;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積岩;由變質作用形成的變質岩。研究岩石有很重要的意義:(土)人類需要各種礦產,而礦產與岩石密切相關;(2)岩石是研究各種地質構造和地貌的物質基礎;(3)岩石是研究地殼歷史的依據。

(岩漿岩) 也稱「火成岩」。地殼深處或來自地幔的熔融岩漿,受某些地質構造的影響,侵入到地殼中或上升到地表凝結而成的岩石:在距地表相當深的地方開始凝結的稱為「深成岩」,如橄欖岩、輝岩、花崗岩等;噴出地表或在地表附近凝結的稱為「噴出岩」,如玄武岩、流紋岩等;介於深成岩和噴出岩之間的是「淺成岩」,如花崗岩、正長斑岩等。

三種常見的岩漿岩:

1.花崗岩 是分布最廣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礦物成分是石英、長石和黑雲母,顏色較淺,以灰白色和肉紅色最為常見,具有等粒狀和塊狀構造。花崗岩既美觀抗壓強度又高,是優質建築材料。

2.橄欖岩 侵入岩的一種。主要礦物成分是橄欖石及輝石,深綠色或綠黑色,比重大,粒狀結構。是鉑及鉻礦的惟一母岩,鎳、金剛石、石棉、菱鐵礦、滑石等也同這類岩石有關。

3.玄武岩 一種分布最廣的噴出岩。礦物成分以斜長石、輝石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氣孔構造和杏仁狀構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優良耐磨的鑄石原料。

(沉積岩) 又叫「水成岩」。是在常溫常壓條件下岩石遭受風化作用的破壞產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產物,經過長時間的日曬、雨淋、風吹、浪打,會逐漸破碎成為砂礫或泥土。在風、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這些破碎的物質又被搬運到湖泊、海洋等低窪地區堆積或沉積下來,形成沉積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沉積物越來越厚,壓力越來越大,於是空隙逐漸縮小,水分逐漸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膠結作用,沉積物便慢慢固結而成岩石,這就是沉積岩。沉積岩分布極廣,占陸地面積的75%,是構成地殼表層的主要岩石。

四種常見的沉積岩:

1.礫岩 一種顆粒直徑大於2毫米的卵石、礫石等岩石和礦物膠結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層塊狀,層理不明顯,其中礫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規律性。

2.砂岩 顆粒直徑為0.1~2毫米的砂粒膠結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廣,主要成分是石英、長石等,顏色常為白色、灰色、淡紅色和黃色。

3.頁岩 由各種黏土經壓緊和膠結而成的岩石。是沉積岩分布最廣的一種岩石,層理明顯,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種顏色,如黑色、紅色、灰色、黃色等。

4.石灰岩 俗稱「青石」,是一種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積岩。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組成,遇稀鹽酸會發生化學反應,放出氣泡。石灰岩的顏色多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緻密塊狀。

變質岩: 地殼中的火成岩或沉積岩,由於地殼運動、岩漿活動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學條件的變化,使其成分、結構、構造發生一系列改變,這種促成岩石發生改變的作用稱為變質作用。由變質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叫做變質岩,例如由石英砂岩變質而成的石英岩,由頁岩變質而成的板岩,由石灰岩、白雲岩變質而成的大理岩。變質岩常有片理構造。

三種常見的變質岩:

1.大理岩 由石灰岩或白雲岩重結晶變質而成。顆粒比:石灰岩粗,礦物成分主要為方解石,遇酸劇烈反應,一般為白色,如含不同雜質,就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大理岩硬度不大,容易雕刻,磨光後非常美觀,常用來做工藝裝飾品和建築石材。

2.板岩 由頁岩和黏土變質而成。顆粒極細,礦物成分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敲擊時發出清脆的響聲,具有明顯的板狀構造。板面微具光澤,顏色多種多樣,有灰、黑、灰綠、紫、紅等,可用做屋瓦和寫字石板。

3.片麻岩 多由岩漿岩變質而成。晶粒較粗,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長石、黑雲母、角閃石等。礦物顆粒黑白相間,呈連續條帶狀排列,形成片麻構造。岩性堅,但極易風化破碎。

C、(礦物) 是地殼內外各種岩石和礦石的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的自然均一體。大部分礦物是固體,也有的是液體(如自然汞、石油)或氣體(如C02、H:S等)。

礦物學家把所有礦物分為有機礦物和無機礦物兩種:前者種類比較少,主要是碳氫氧化合物,如:琥珀等。後者在地球上數量眾多,由於每年都有幾十至幾百種新礦物被發現,據統計,目前已有三四千種。許多種礦物是我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例如:中小學生幾乎天天都用鉛筆,製造筆心的石墨就是礦物的一種。我們每餐都用的食鹽也是天然石鹽礦物的一種,可以說人類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礦物。

有機礦物的化學成分是碳氫化合物,無機礦物的化學成分比較復雜,門捷列夫周期表中的一百多個化學元素,都可以組成無機礦物。既可以是一個元素獨立存在,也可以是多個元素的組合。一個元素獨立存在的礦物較普遍,如:Fe(鐵)元素可以形成自然鐵礦物,Ag(銀)元素可以形成自然銀礦物,Au(金)元素可以形成自然金礦物等。兩個以上的元素組合可以形成幾千種礦物,最簡單的如兩個元素Si(硅)和O,可以組成Si02,由這兩個元素組成的礦物可以是石英、柯石英和鱗石英等。Fe和O兩個元素可以組成亦磁鐵礦、赤鐵礦以及磁鐵礦等,亦鐵礦和磁鐵礦都是煉鐵的主要原料。三個元素組成的礦物就更多了,例如:CusFeS4是斑銅礦、CuFeS2是黃銅礦、CoAsS是輝砷鈷礦等。

(地殼里為什麼有各種各樣的礦物) 在自然界里,我們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礦物:有的質地堅硬,有的柔軟;有的色澤鮮明,有的平淡無奇;形象不一,種類繁多。然而不管有多少種,總超不出自然界的各種元素。這些元素在地殼的長期演化過程中,不斷化合、分解、遷移,終於造成今天我們看到的三千多種礦物,它們是構成地殼的物質基礎。

(岩石與礦物的區別) 岩石是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的固體,但它並不具備礦物的基本特性。岩石與礦物之間的區別就好像飛機模型和製造這些模型的材料之間的區別。正如岩石的構成要素是礦物一樣,飛機模型的構成要素是輪胎、機翼、發動機和其他組成部分。岩石的基本特點是所有的岩石都是混合物。

煤、石油、天然氣屬於可燃性有機岩,而不是礦物。

(礦物是怎樣形成的) 形成礦物的途徑,一條是通過岩漿的活動。在岩漿里有著地球上的各種元素。這些元素,在岩漿的高溫熔融的條件下,發生化學變化,形成了多種化合物和一些單質。由於地下各處岩漿的化學成分不一樣,還因為岩漿在冷卻時,溫度、壓力等條件都在發生變化,而一定環境只適於一定的礦物生成,因此,由於岩漿冷卻形成的礦物,種類是很多的。還有一條途徑是通過水和大氣,有時還有生物的作用,使已經形成的礦物發生化學變化,或者使溶解在水中的元素或化合物之間互相作用並沉澱堆積起來,造成各種次生的礦物。例如高嶺石是長石、雲母等與水作用,風化變成的。

(礦物的外表特徵和物理性質) 各種礦物都具有一定的外表特徵和物理性質,它可以用來作為識別礦物的依據。

(礦物的形狀) 礦物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有些礦物能形成整齊的晶體,如食鹽是立方體,水晶是六面體,雲母是六邊形的片狀。有些礦物則呈不規則的葡萄狀、粒狀、纖維狀、放射狀等,我們經常看到的礦物多半是一些不規則的塊狀。

(礦物的顏色) 礦物具有各種顏色,有些礦物的名字就是根據它的顏色命名的,如黑雲母是黑色,赤鐵礦是棕紅色,黃銅礦是黃色。有些礦物是無色的,如水晶等。

(礦物的解理與斷口) 有些礦物被敲打後,常沿一定方向裂開,形成光滑平面,這種性質叫解理。如方解石受力後按三個方向裂開,形成具有光滑表面的菱形體小塊;雲母可按一定方向揭成一葉葉的薄片。另一些不具解理的礦物被敲打後,常形成各種形狀的破裂面,叫做斷口,如石英常有貝殼狀斷口。

(礦物的硬度) 礦物的軟硬程度叫做硬度。一般用兩種不同的礦物互相刻劃,來比較礦物的相對硬度。德國礦物學家弗里德里希.莫斯用這種互相刻劃的方法,於1812年形成了十種普通礦物(從最軟到最硬)的等級(見圖表:教學參考P98)。

D、(礦產) 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於地表(包括地表水體)的可供人類開採的天然礦物資源,被廣泛稱為礦產。按工業上的不同用途,礦產可分為三大類:

(1)金屬礦產 指經冶煉從中提取金屬元素的礦產。可分為以下幾種:1)鋼鐵基本原料金屬礦產,如鐵、錳、鉻;2)有色金屬礦產,如銅、鉛、鋅、鋁、鎂、金、銀;3)稀有金屬礦產,如鋰、銣、鈹;4)分散元素礦產,如鍺、硒;5)放射性元素礦產,如鈾、鐳。

(2)非金屬礦產 指經簡單加工可提出非金屬原料或直接可應用的礦產。可分為以下幾種:1)冶金輔助原料礦產,如菱鎂礦、耐火黏土、硅石等;2)特種非金屬礦產,如金剛石、水晶、石棉、雲母等;3)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如磷、硫、鈉鹽、天然鹼等;4)建築材料非金屬礦產。

(3)燃料礦產 如煤、油頁岩、石油、天然氣等。

(礦產的開采) 分布在地表的和埋藏得比較淺的,可以露天開采;埋藏得比較深的,需要開鑿礦井,在地下開采。我國開采、利用礦產有悠久的歷史。早在2000年前,就知道利用煤做燃料冶煉銅、鐵。我國還是世界上利用石油和天然氣最早的國家,「石油」一詞最早見於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的著作。

(太陽能) 是另一種廣泛利用的清潔能源。太陽是光明的象徵,46億年來太陽一直照耀著地球,送來光和熱。將陽光聚焦,可以將光能轉化為熱能。在日照充足的地方,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已大量使用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和乾燥器。

(地熱) 地球自身提供的能源。地球開始形成的時候曾經是一個熾熱的行星,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地球表面逐漸冷卻,但內部仍然保存了大量的熱能。同時,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在不斷地蛻變,這種化學反應也在不斷地釋放熱量。由於地幔和地殼熱傳導比較慢,地殼以下的溫度逐步上升,越接近地核溫度越高。在大多數地區,每下降100米溫度要上升2~3攝氏度。表面上看這個數字不大,但是,聚沙成塔,地下熱就是一個十分可觀的能量來源。據估計,僅僅地面以下3千米范圍內的地熱資源就相當於3萬億噸煤提供的熱量,差不多等於全世界煤炭開采量的1 000倍。

(不可再生的能源) 礦物燃料和核燃料統稱不可再生的能源,它們都要經過若干世紀的蓄積才能形成,不可能在幾代人的生活期間補充起來。

[可再生的能源] 包括木材、水能、潮汐能、風能、地熱、太陽能以及水中的氫等。這類能源能自行更新,天然地補充。水力發電很少污染大氣,潮汐能和風能也是潛力很大的無污染能源。在水能、潮汐能、風能、地熱能等天然能源中,人類最理想的能源是太陽能和氫燃料。它們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只要找到經濟有效的應用技術,它們的優越性是其他能源所不能比擬的

⑨ 戶外攀岩需要用的的技術裝備有哪些

岩運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安全裝備不可少攀岩的裝備器材是攀岩運動的一部分,是攀岩者的安全保證,尤其在自然岩壁的攀登中。因此,平時要愛護裝備並妥善保管。攀岩裝備分為個人裝備和攀登裝備。
個人裝備指的是安全帶、下降器、安全鐵鎖、繩套、安全頭盔、攀岩鞋、鎂粉和粉袋等。 安全帶: 1、主繩
攀岩最直接的危險來自於沖墜,主繩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主要手段。
a)、用途:為攀登者與保護者之間建立一種可靠的遠程聯接,或為操作者提供安全的平衡過渡。
b)、分類及適用范圍
● 動力繩:主要用於攀岩。
● 靜力繩:主要用於探洞。
c) 、動力繩性能指標
●直徑:9.5~12mm,常用的為10mm或10.5mm。
● 抗拉力:22~30kN。
● 彈性系數:6%~8%。
註:沖墜系數=墜落距離/有效繩長。
d)、靜力繩性能指標
● 直徑:9.5~12mm,常用的為10mm或10.5mm。
● 抗拉力:22~30kN。
● 彈性系數:≈0。
e)、使用注意事項
● 應經過國際攀聯(UIAA)的認可。
● 個人裝備,不準轉借。
● 存放於陰涼、乾燥處。
● 每次使用前進行檢查,當被落石擊中立即進行檢查。
● 使用時,絕對避免放在銳利的岩角上進行橫向切割。
● 使用時,不準踩、拖或當坐墊,以防岩屑、細沙留在纖維裡面,緩慢切割繩子,這種傷害是肉眼無法看到的。
● 避免接觸油類、酒精、汽油、油漆、油漆溶劑和酸鹼性化學葯品。
● 嚴禁購買舊繩子。

2、安全帶
a)、用途:為攀登者和保護者提供一種舒適、安全的固定。
b)、分類及適用范圍
● 可調式:用於登山、攀冰、攀岩場館。
● 不可調式:用於個人攀岩。
c)、使用注意事項
● 分清上下、里外、左右,不可顛倒、扭曲。
● 選擇大小相配,松緊適度。
● 腰部帶子必須反扣回去,反扣的帶子長度大於8厘米。
● 穿好後必須進行檢查。
● 攀登過程中不能解開安全帶。
● 裝備掛環不能用於任何形式的保護。
● 盡量不購買二手貨。 3、鐵鎖
a)、用途:在保護系統中作剛性連接。
b)、分類及適用范圍
● 絲扣鎖:用於相對永久的保護點。
● 簡易鎖:用於臨時性的保護點。
c)、性能指標
● 縱向拉力:大於20kN。
● 橫向拉力:大於7kN。
● 開門拉力:大於7kN。
d)、使用注意事項
● 保證縱向受力。
● 絲扣鎖在使用過程中要擰緊絲扣。
● 盡量避免墜落,若墜落高度超過8m,並撞擊到硬物,就要報廢。 4、繩套
a)、用途:在保護系統中作軟性連接。
b)、分類及性能指標
● 機械縫(Sling):抗拉力達22kN。
● 手工打結(Runner):抗拉力隨扁帶(或圓繩)的性質及打結的方式不同而改變,很難達到20kN。 5、下升器(保護器)
a)、用途:在保護和下降中,通過它與保護繩產生的摩擦力來減小操作者所需的握力。
b)、分類及適用范圍
● "8"字環:最常用的下降器。
● GRIGRI:可以自鎖的下降器。 6、攀岩鞋:輔助裝備,鞋底採用特殊的橡膠,摩擦力大。使用時應選擇小得足以讓腳感覺到很緊,這樣能使腳成為一個整體,有有利於用力。 7、鎂粉及粉袋:輔助裝備,吸收手上的汗汁和岩壁表面的水份,以增大摩擦力。 安全頭盔:一塊小小的石塊落下來,砸在頭上就可能造成極大的生命危險,因此,頭盔是攀岩的必備裝備。岩石錐:固定於岩壁上的各種錐狀、釘狀、板狀金屬材料做成的保護器械,可根據裂縫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形狀的岩石錐。岩石錘:釘岩石錘時使用的工具。岩石楔:與岩石錐的作用相同,但可以隨時放取的固定保護工具。懸掛式帳篷:當准備在岩壁上過夜時使用的夜間休息帳篷,須通過固定點用繩子固定保護起來懸掛於岩壁。其他裝備包括背包、睡具、炊具、爐具、小刀、打火機等用具,視活動規模、時間長短和個人需要攜帶。

閱讀全文

與常用的戶外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凱撒旅行社招聘 瀏覽:748
陽江海韻戴斯度假酒店 瀏覽:590
電動汽車技術政策 瀏覽:261
戶外街舞墊子 瀏覽:491
fuso越野房車多少錢 瀏覽:913
京郊特色度假 瀏覽:724
山羊皮卡車 瀏覽:374
中國旅遊安全問題 瀏覽:399
武漢新能源汽車銷售 瀏覽:142
l懷化旅遊攻略 瀏覽:897
車個性內飾 瀏覽:135
賓士S級內飾改裝 瀏覽:101
皮卡並線 瀏覽:398
皮卡堂食物 瀏覽:8
安徽安凱華夏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瀏覽:547
東京到大阪旅遊攻略 瀏覽:492
東風轎車價格 瀏覽:293
金希澈豪車 瀏覽:826
皮卡丘人氣 瀏覽:924
峨秀湖國際度假區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