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度假景點 > 馬安泰榮度假村

馬安泰榮度假村

發布時間:2021-02-24 07:24:34

1. 惠州馬安泰榮度假村如何走

由於您未提供乘車地點,我只能回答你:222路有經過泰榮度假村~

2. 惠陽區的文化

惠陽流行的音樂,主要由大鼓、大鈸、木魚等打擊樂器和短笛、二弦、三弦、胡琴等管弦樂器演奏。最具代表性的是「鑼鼓櫃」。「鑼鼓櫃」以笛聲為主,分「子喉」、「平喉」,一唱一和;以木魚為指揮。8人組成一樂隊。曲目多是「廣東音樂」,粵劇唱腔。凡婚喪喜慶、迎神賽會等大場面,群眾都喜歡這種演奏。
清代,歸善有音樂家李丹麟(自號浮琴客)、裘集裳(自號鶴峰簫客)。民國時期,惠陽有音樂家薛秀亭(自號西湖琴客)、音樂大師廖尚果、音樂教授廖輔叔。
建國後,惠陽最有名的音樂家是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葉佩英和惠州市歌舞團副團長、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黃紅英。 湛懷德墓遺址
在瀝林鎮瀝林村西面的鵝嶺山上。「文化大革命」期間,村人毀墓取磚用於修水利,今僅留遺址。墓長6米,寬4米,碑高2.8米。湛懷德,明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湛若水之祖。生平事跡無考。
葉夢龍墓遺址
在良井鎮樓閣鄉牛草湖村北面的一座山腰上。墓分左右兩室,各長4米,寬2米,高1.2米。墓前100米處有一石龜,長1.2米。相傳數千年前,從石龜至墓室有兩行石人石馬相對排列。民國34年(1946),村人盜掘此墓。今僅存遺址。
霞涌寶塔遺址
在霞涌西南1000米處的海島上。底平面直徑5.5米,高40米,分5層。相傳該塔可「鎮邪」。塔建於明初,毀於1958年。今只留遺址。
潼文塔遺址
在潼湖鎮中心的寶塔山上。建於清初,「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今僅存遺址。塔基直徑5米,原塔高18米。相傳塔附近為多雷區,人畜常遭雷擊。建塔後,因塔可避雷,雷害減少。今軍墾農場在塔基上建一亭,亭上豎避雷針,雷害甚少。
永平村窯址
在潼湖鎮永平村東約2公里的石場路邊,距東江約80米。因挖築路基,暴露出5座圓拱形饅頭窯。各窯相距1~2米,窯室高1.3~1.5米,寬1.1~1.2米。窯壁用黃色粗砂粘土築成,厚5厘米。在地面和窯穴中殘存不少陶罐殘片。採集的器物只有四耳罐一種,胎呈深灰色,陶質堅硬,卷唇短頸、平肩、鼓腹,整體造型顯得體肥身矮,腹上部貼附四耳,器身有明顯的輪制凸棱弦紋,施淡褐色釉。從器物的造型及製法來看,該窯屬唐代遺址。
蜆口角遺址
在潼湖鎮廣和墟潼湖衛生院前的一沖積台地上。遺址高於東江水面約3米,面積約3000平方米,東西長80~100米,南北寬約40米,屬貝丘遺址類型,堆積厚約0.4米。採集的器物有打制石斧、石錛,磨製石斧、夾砂細繩紋陶片和夾砂陶器座。磨製石器主要在刃部磨光,個別為通體加磨,器身留有較明顯的打琢痕跡。器物的特徵與珠江三角洲地區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中期遺址接近,故該遺址年代距今約4000~6000年。該遺址的發現,為研究惠陽縣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分布和史前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焚船角與殺人崖
民國27年(1938)10月,日寇佔領三門島,將過往三門島的船隻截住,拖到媽灣西面燒毀;把船上的人們趕到媽灣一崖上殺死。燒船之處,今名「焚船角」。殺人之處,今名「殺人崖」。 ⒈烽火台
在霞涌鎮東南1.5公里的煙墩嶺上,面臨大亞灣。相傳建於明嘉靖年間,台用花崗岩構築,呈圓台形,高2米,底面直徑4米,頂面直徑3米,出煙口直徑1米。
⒉清泉寺
在霞涌鎮北一山溝間。今貌為磚木構築,平面寬10.8米,深18米。傳說寺後曾有清泉繞寺而流,終年不絕,故名。相傳該寺建於明末。原寺內有尼姑,建國後還俗。「文化大革命」期間該寺被毀。20世紀80年代,霞涌有善男信女若干,集資重建此寺。
⒊上排城堡
在永湖鎮上排村西1里處。平面呈長方形,長61米,寬41米,高4.8米,牆厚1.3米。四角築長方形角樓,均為風化石壘砌。城牆隔3.6米處上下均有一孔,上孔內呈方形,外呈長方形,下孔圓形,可作監視、射箭之用。東、南面各設一拱頂城門,青石條砌築,高3.8米,寬2米,兩側設有欄桿。城外西、南、北距城30米處有一護城河環繞,河寬20米,深10米,城南有一弔橋,已失落。據最早在當地定居的黃姓族人相傳,其祖先於清順治年間來此開基時,已有該堡。
⒋文筆塔
在矮陂鎮蔗布村。建於清代。相傳自康熙之後,蔗布人中舉者接二連三,文運大開,鄉人為彰其跡,建塔紀念,故名。塔平面六角形,3層樓閣式青磚構築,高14米。分3層,每層高4.13。塔基邊長2.3米,牆厚1米。北面開一門,高1.9米,寬1米,門柱用麻石條建造。塔身用磚疊澀出檐,檐角上翹。2、3層每面上部各闢1個小窗。塔頂為六角攢尖,上施覆缽、琉璃寶珠組成塔剎。塔腔原構已毀。
⒌崇林世居
在鎮隆鎮大山下村。始建於清嘉慶十三年(1808),屬客家圍堡式建築,平面長方形,通面寬155米,通進深134米。正面分設3個大門,中門石砌,高3米,寬2米,上有「崇林世居」石匾。左右兩門距中門各47米。門前有一口池塘。圍牆四隅建有角樓,樓平面方形,邊長10米,高13米。中門後面有一牌坊,上刻「為善最樂」四字。堡內主祠為三進院落式布局,建築為硬山頂。中門兩邊牆上嵌有兩方石碑,大小一致,高0.78米,寬0.5米,一為惠州知府關於調解爭水事端的宣諭;一為大山下村葉姓族人自訂的鄉規。
⒍文昌廟
在淡水鎮豬行街。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平面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建築為硬山頂,抬梁和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琉璃瓦剪邊。前殿面額15米,進深6米。中有天井,寬6米,深5米,後殿高9米,面闊3間12米,進深3間12米。現存尚好。
⒎魁星閣
在新圩鎮約場墟內。平面呈長方形,寬10米,長13米,高11米,共3層。中間層東牆嵌有三方石碑,碑文闡述建閣原由、時間、經過及籌款數額。清嘉慶十八年(1813)興工,光緒十五年(1889)完工。
⒏盤古宮
在新圩鎮約場毗鄰東莞的白雲嶂(海拔1060米,惠陽最高峰)上,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平面呈長方形,寬22米,深13米,高11米。分二進,進間有天井,第一進為長方形廳堂;第二進橫排3廳,每廳都有神座。右廳神座為盤古王、玉皇、葯王;左廳為盤古姑、馮蓮祖、張新姐;中廳為盤古婆。該宮毀修多次,原貌已失。民國17年(1928)重修。「文革」期間罹毀。1980~1981年,一些善男信女籌資重建。
⒐祖廟
在淡水鎮祖廟街。始建年代不詳,清初重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通面寬13米,通進深15米。主體建築為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正殿屋脊裝飾有雙龍戲珠陶塑。相傳祖廟是詹、李、戴三姓人家的墓地,後為避免糾紛建成此廟,有「祖廟在家第一雄」之稱。
⒑碧瀲樓
在秋長鎮周田老圍村,三進、三門、四角樓,沿中線展開對稱型構築。通面寬135米,通進深120米,每進相距15米。建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匾額為進士江逢辰題寫。據葉德來族人稱,該樓乃葉德來捐銀所建。
11.劉氏宗祠
根據劉氏族譜可知黃沙洞村自明代初年就有劉姓祖先自中原而來開墾這片土地,因此這座劉氏宗祠有一定的建築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黃沙洞「馬鞍山劉氏宗祠」始建於清朝乾隆鼎盛時期,為江西省黎姓風水先生點穴,本族邦相等宗長主修,後於民國二年(1913年)再次修繕一新,宗祠至今約已經歷200年風雨洗刷,全賴後裔的全力維護。 泰榮度假村位於馬安鎮新樓村,在西枝江與淡水河的交匯處。距惠州市區18公里,離淡水鎮25公里。從惠州沿著廣汕公路往馬安方向,十多分鍾車程就到了;從淡水出發沿著惠南大道進入永湖圩走205縣道永馬公路就到了。

泰榮度假村休閑農庄具有客家風情的亭台式庄園大門,園內青蔥的原野、粼粼的波光……這個精巧的自然生態農庄,讓人似乎忘卻了都市生活的喧鬧,重拾一份難得的閑適心情。泰榮休閑農庄作為一個新興的集休閑、觀光、餐飲、娛樂、垂釣、會議、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特色農業旅遊項目,已備受遊人青睞。 葉挺故居是省文物保護單位,市愛國主義和黨史教育基地。葉挺故居是葉挺的祖父葉沛林所建,到上世紀90年代時,房子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了,故居里擺設了150多件珍貴的照片、實物、文物,大致概括了葉挺的一生。於1978年被列為惠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7月正式開館。於2001年9月開始對葉挺故居進行修繕,並於2003年5月完工,自開放以來,成為惠陽區及周邊市、縣(區)的學校、機關、廠礦、部隊、黨組織等單位的愛國主義、革命傳統、黨史和軍事教育基地。

3. 想知道: 惠州市 從馬安鎮到泰榮度假村怎麼坐公交

您可在 馬安站 乘 222路 到 泰榮度假村站 下車即到。

4. 求廣東惠州博羅楊村和惠城區馬安兩個地區的經濟概況。

基本概況
地理方位
惠州市博羅縣楊村鎮地處東經113°50′-114°42′,北緯23°07′-23°43′,北回歸線穿越境內,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21℃左右,土地資源(屬遼闊的平緩丘陵地區)、水資源(屬東江流域,東江主幹流和主要支流楊村河均流過境內,全鎮有水庫多座)等自然資源豐富。 楊村鎮位於博羅縣東部,珠江三角洲北沿,屬珠三角經濟圈范疇,是廣東省經濟發達地區向次發達地區的過渡地帶。全鎮面積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4.2萬人,是博羅縣3個中心鎮(全省268個重點建設的中心鎮之一)、縣重點規劃建設的六大工業園區所在地之一。 楊村鎮是粵東主要交通樞紐之一,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205國道、惠河高速公路和金龍高等級公路均在鎮內中轉、交匯。為推進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全鎮的規劃建設實行功能分區組團式發展模式。圩鎮規劃建設控制面積35平方公里,劃分為:行政商貿中心區、商住物流區、工業園區(其中有金楊工業園、蓮湖工業園及羊和科技產業園)。 近年來,該鎮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搶抓機遇,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大力拓展引資渠道,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招商引資工作,同時,加強企業管理、服務跟蹤和安全監督等工作,努力實施工業強鎮戰略,有力推動該鎮工業持續快速發展。
區位優勢
楊村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距惠州,博羅40公里;廣州125公里;深圳、東莞120公里。東鄰河源、北接龍門。交通十分便利,有廣梅鐵路,惠河高速公路,楊平公路和金龍大道(即韶深公路)以及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通過境內,鎮內也村村通路,其交通網路四通八達,是粵東地區水陸交通的咽喉要道,也是內地進入沿海的重要樞紐之一。
基礎設施
楊村鎮水資源充足,為適應楊村工農業生產,居民生活及未來發展的需要,自來水廠從寶溪水庫引入優質水源,可供10萬人飲用。 鎮內擁有1座11萬千伏的輸變電站,能充分滿足楊村工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鎮內郵政、電信、移動通信、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農村合作信用社)等服務機構齊全,能夠提供便捷的服務。
經濟狀況
地域總面積125平方公里,下轄20個村委會、1個林場、2個社區,總人口5.115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0869萬人(農村戶籍人口3.2668萬人)、外來人口1.0286萬人。2008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93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04億元;農業生產總值2.0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469億元。 近年來,楊村鎮積極實施「農業穩鎮、工業強鎮、商貿活鎮、依法治鎮」的總體發展戰略,積極打造「傢具五金製造專業鎮」, 不斷引進、扶持傢具、五金生產企業,逐步壯大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積極扶持民營經濟,博羅縣東部商貿服務中心的地位得到突顯。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三高」農業成效顯著。
文化教育
鎮政府十分重視教育和加大教育投資力度,全鎮共有21所小學,3所中學,1所中心幼兒園,教學質量站在全縣的前列。 楊村鎮有一級甲等醫院一座,下設兩個分院和兩個門診,醫療設備先進,醫術精湛。全鎮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已全面鋪開,醫療隊伍素質提高較快。
工業發展
村位於珠江三角洲過渡地區,是博羅縣的重點發展地區。在「工業立鎮、科技興鎮、依法治鎮」的發展戰略帶動下,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和本地資源優勢,人緣優勢,大力實施外向帶動戰略,我鎮先後引進了三十多家外商投資項目,實際利用外資超過十五億元。 近年來通過大量投入,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切實抓好工業示範園區的規劃建設,已規劃有三個工業開發區(即蓮湖工業區、羊和科技產業園、金楊工業區)布局合理科學,為招商引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4]) 總人口 34495
男 18288
女 16207
家庭戶戶數 8441
家庭戶總人口(總) 31683
家庭戶男 16236
家庭戶女 15447
0-14歲(總) 9640
0-14歲男 5014
0-14歲女 4626
15-64歲(總) 21875
15-64歲男 11934
15-64歲女 9941
65歲及以上(總) 2980
65歲及以上男 1340
65歲及以上女 164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7329

馬安鎮位於惠城區東部,地處西枝江下游,總面積76平方公里,下轄13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常住人口2.7萬人,外來人口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3萬人。全鎮耕地面積2萬多畝,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為1850毫米,年平均氣溫約22℃。馬安鎮東與惠陽區平潭鎮相連,西與惠州市接壤,南與三棟鎮相連,北與水口鎮相連。 馬安鎮具有非常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資環境,廣汕公路、惠澳大道、三環路、四環路均從鎮內通過,距惠州機場8公里、惠州港38公里、深圳80公里、廣州100公里。新樂工業城、行政中心區、新湖工業區等10多平方公里的三大工業區域,造就了馬安經濟轉型期的新亮點。「三高」農業欣欣向榮,休閑農業、觀光農業也逐漸興起。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特別是教育產業帶的形成,帶動了商品零售業和交通運輸業,產生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007年,完成生產總值3.39億元。工業總產值7.46億元,農業總產值1.5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0.73億元。國稅收入1537萬元,地稅收入1030萬元,財政收入599萬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61億元。2007年度,被惠城區評為招商引資工作、「三農」工作和黨建工作先進單位,被惠州市評為「文明鎮」榮譽稱號。
社會事業
馬安鎮
醫療衛生:現有醫院1間,醫院門診兩間,鄉衛生站13間,擁有醫生35名,護士12名。 計劃生育:至2004年底出生率為10.0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97%,計劃生育率為94.87%。 通信網路:現有電話用戶9000戶,其中200電話2400部,電話普及率為20%,電話容量為13000。 供水系統:設計日供水能力為1.5萬噸,現日供水量為1萬噸,供水范圍30平方公里,供水優質率達95%以上。 供電網路:現有110KV變電站1個,裝有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8萬KVA,鎮內線路總長共198公里,每戶用電量為450萬度
馬安鎮-主要特產
馬安鎮馬頭羊:地道獨特的畜產品,個大肉質好,有健身強體之功能,健胃補腎,去寒聚暖,飼養量達27000隻,年出欄量達10000隻以上。 板栗:質膩甘甜,活血溫補,人類最佳生活保健食品之一,面積達25000畝,年產量500噸。山野葡萄:是純綠色自然資源,生長茂盛,國際開發的酒類原材料生產基地,自然優勢面積3000餘畝,年產量300噸。五味子:保健葯材,制葯原材料生產基地,遼闊山場自然生長,面積達5000餘畝,年產量可達百餘噸。野生八角:烹飪主料,面積達千畝。桑蠶:春季是養蠶的好季節,馬安鎮蠶農抓住農閑時機,快速養殖。截至目前,馬安鎮已經發展桑園4300餘畝,為進一步壯大桑蠶產業打下堅實基礎。今年春季,蠶農已養蠶64張,據目前喂養和蠶苗長勢來看,預計春季蠶農收入將突破6萬元
編輯本段馬安鎮-惠城區馬安鎮
惠城區馬安鎮馬安鎮位於惠城區東部,地處西枝江下游,總面積76平方公里,下轄13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常住人口2.7萬人,外來人口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3萬人。全鎮耕地面積2萬多畝,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為1850毫米,年平均氣溫約22。C。馬安鎮東與惠陽區平潭鎮相連,西與惠州市接壤,南與三棟鎮相連,北與水口鎮相連。 馬安鎮具有非常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資環境,廣汕公路、惠澳大道、三環路、四環路均從鎮內通過,距惠州機場8公里、惠州港38公里、深圳80公里、廣州100公里。新樂工業城、行政中心區、新湖工業區等10多平方公里的三大工業區域,造就了馬安經濟轉型期的新亮點。「三高」農業欣欣向榮,休閑農業、觀光農業也逐漸興起。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特別是教育產業帶的形成,帶動了商品零售業和交通運輸業,產生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所轄新樂村、柏田村、下良村、新群村、馬安村、黃嚴村、木棉村、龍塘村、橫河村、水貝村、上寮村、雙寮村居委會、新樓村惠城區馬安鎮醫療衛生:現有醫院1間,醫院門診兩間,鄉衛生站13間,擁有醫生35名,護士12名。 計劃生育:至2004年底出生率為10.0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97%,計劃生育率為94.87%。通信網路:現有電話用戶9000戶,其中200電話2400部,電話普及率為20%,電話容量為13000。供水系統:設計日供水能力為1.5萬噸,現日供水量為1萬噸,供水范圍30平方公里,供水優質率達95%以上。供電網路:現有110KV變電站1個,裝有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8萬KVA,鎮內線路總長共198公里,每戶用電量為450萬度

閱讀全文

與馬安泰榮度假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凱撒旅行社招聘 瀏覽:748
陽江海韻戴斯度假酒店 瀏覽:590
電動汽車技術政策 瀏覽:261
戶外街舞墊子 瀏覽:491
fuso越野房車多少錢 瀏覽:913
京郊特色度假 瀏覽:724
山羊皮卡車 瀏覽:374
中國旅遊安全問題 瀏覽:399
武漢新能源汽車銷售 瀏覽:142
l懷化旅遊攻略 瀏覽:897
車個性內飾 瀏覽:135
賓士S級內飾改裝 瀏覽:101
皮卡並線 瀏覽:398
皮卡堂食物 瀏覽:8
安徽安凱華夏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瀏覽:547
東京到大阪旅遊攻略 瀏覽:492
東風轎車價格 瀏覽:293
金希澈豪車 瀏覽:826
皮卡丘人氣 瀏覽:924
峨秀湖國際度假區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