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儿童画汽车,有创意的汽车
❷ 儿童画的特点有哪些分类
儿童画的分类及其特点:
儿童画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美术家和民间艺人以儿童所熟悉,所喜爱的内容为题材创作或绘制的美术作品。它包括插图,故事画册和单幅图画等。这些作品,不仅有优美、生动的造型,绚丽的色彩,而且有诗一般的意境,丰富、美妙的形象。它既可作为培养儿童美好的思想情操,气质和品格的手段,又可作为儿童接触人生的生动、形象的直观教材。其主要特点表现为:
(1)图画的内容是儿童所熟悉的生活。画中的形象同孩子比较接近,因此更能为孩子所感知和理解,如可爱的小动物,童话故事以及儿童自己的生活等。
(2)图画的色彩单纯、明快、鲜艳。因为孩子对色彩明快,鲜艳的图画比较喜爱,而对色彩淡雅的图画表现冷漠。对色彩复杂、明暗对比强烈的绘画不喜欢,甚至对人物面上画出明暗冷暖关系,孩子会误认为脸没有洗干净。
(3)图画中的形象简单明了。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单纯写实,或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夸张变形,而这种夸张变形的形象,却没有脱离孩子的知识范围和理解水平。特别是一些形象鲜明,特征突出、生动有趣的人物,动物(包括拟人化的动物)更使孩子们感到亲切,为他们理解和接受。
(4)在构思构图方面,富于孩子的生活情趣,没有含蓄、隐喻的构思和复杂的构图,使孩子看了一目了然。
(5)图画中物象完整。因为儿童欣赏绘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求全性,特别喜欢看到所描绘的物象的全貌,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无论是人,是树,是房舍,还是交通工具等都描绘得很完整。
(6)线条简洁、明快、轮廓清晰,这样更有助于孩子确认形象的外部特征。
(7)图画背景的运用。要考虑到孩子年龄特点,孩子越小越容易感知无背景的绘画,因为无背景的干扰孩子看了一目了然,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无背景的绘画会产生疑问,常会提出“这是什么地方呀?”因此,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征添加一些简单明了、形象突出的背景。
第二类是由儿童自己描绘和制作的图画及手工作品。因此,我们称它为“儿童的美术作品”。如“儿童的画”,便是专指儿童自己的绘画。这些作品,尽管在表现技能方面还十分粗糙,幼稚或不甚完整,但它充满着天真烂漫、稚拙、单纯的情趣。因为它是孩子认识生活的反映,单纯质朴的情感的抒发。由于儿童是用好奇的眼光注意这陌生的世界,所以从自身现象到人类社会,从过去到未来,他们都想知道,这就决定了儿童美术的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其具有明显的稚拙性,游戏性,求全性,摹仿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是由儿童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过程所决定的。
(1)游戏性。从生理发育来看,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大脑电图质抑制能力差,小肌肉运动的暂时联系虽日趋协调,但还不够发达,手的动作还不够灵活,手的运动不能服从他自己的意愿,所以儿童的美术作品表现出明显的稚拙性的特点,而又带有游戏的性质。
(2)稚拙性。从心理发展来看,儿童画所表现的对象首先是他自身感知过的事物以及自已感兴趣的事物。如吃过的水果,玩过的玩具,用过的生活用品以及看过的动、植物及人物等,对动的、有声音的、亮的、色彩鲜艳的事物优先反映,而它们又都是具体的(如我的小汽车、电灯、太阳、我的爸爸妈妈等)。这是因为儿童的注意常被新奇的事物所转移,带有明显的“无意注意”的特点,即稚拙性。
(3)求全性。从构图来看,只有平面的空间。由于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是粗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能日益走向较深入的认识),这是因为儿童观察事物的能力较差,次序较紊乱而他们又常常用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来代替视觉,他们缺乏一定的空间知觉,对构图和空间的处理,往往把画面当成地面和立面,把近的事物画在纸的下边;而后再把其他东西一行一行地向上画,而且每个形象都互不遮掩。因此,幼儿的绘画又带有明显的求全性。
(4)模仿性。因为孩子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什么都想知道,反映出他们盼望长大的心理,所以在生活中,他们常常模仿大人,爱穿大人的衣服,抱着布娃娃学着妈妈的声调哄它睡觉。反映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总想像老师一样能把事物表现出来,但又缺乏表现技能,所以在他们的美术作品中常常带有模仿的性质,在手工(尤其是折纸)作品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❸ 儿童画房子马路汽车应该叫什么名字
愿望
❹ 儿童画汽车(图)
这里有儿童画汽车专(图属)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6%F9%CD%AF%BB%AD%C6%FB%B3%B5&t=12
❺ 给我提供 儿童画简单卡通汽车 图片
❻ 儿童画汽车
应该鼓励,因为儿童想向力丰富,富于创造力,人类科技的进步,有相当部分取决于丰富的想向力,应该鼓力
❼ 以“低碳环保”为主题点的儿童画,应该画什么好
无非就是节约能源,画风能发电站啊,水利发电。不要汽车出行,画自行车出行,低碳环保画些花草树木,植树造林,保护生态
❽ 儿童画基础教程的作品目录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基因。让儿童自幼接受艺术教育,参与艺术活动专,意义不言而喻。属绘画是儿童普遍喜爱的艺术活动,当一个孩子经过认真描绘,画成一幅作品时,便完成一次心灵体验,而这种心灵体验对其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儿童绘画,画什么不重要,怎么画也不重要,画的像不像更不重要,重要在于画画本身,与艺术保持亲密接触。技巧固然也很重要,画得像、画得好,当然好,但技巧是硬功夫,非长期磨练才可能提高,须有一个相对漫长而宽松的时空来成就。
绘画也是一种智力游戏,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的能力,而要想画得精彩,更在于画者对绘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多学多画,久而久之,效果必现。画好画不容易,绘画中有艰苦,更有乐趣。艰苦来自对绘画知识与技法的探求,乐趣来自对绘画过程的倾心体验,仅凭一种纯粹的心态投入绘画境界之中,忘却凡思,一意抒情。
❾ 未来家园或新型城市的儿童画(想象丰富)
畅想世博
海宝:你好!
你可知道,人类文明的旅程从今天跨上新的高度。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个寄托亿万人美好憧憬的世纪梦想,一个激情体验人类文明成果的科学盛会,一个追求交流、沟通、对话、合作的和谐大舞台,在和煦春风中呈现给世界。
第一次将承载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使命的综合性世博会带到发展中国家,结束了它历来是“发达国家专利”的历史;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探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方向;第一次设立实践区,开启博览之余的实践先河——在159年的世博历史上,在人类追求科学发展的不歇征程上,上海世博会,正在树立起新的坐标。
跨越国度、民族、文化的空前聚会
5月1日,随着神奇的“磁悬浮”金钥匙转动,世博会历史上参展成员最多的文明盛会,正式启幕。在随后的180多天里,浦江两岸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内42个自建馆、11个联合馆正式开门迎客。
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188场国家馆日和29个国际组织荣誉日、预计7000万人次以上的海内外参观者……上海世博会将历史性地成为一场跨越国度、民族、文化的空前聚会,一次人类对未来城市美好生活的集体畅想。
开园第一天,法国馆外人头攒动。热情的参观者为了一睹以“感性城市”为主题的法兰西魅力,早早排队等候。馆内,印象派绘画大师的传世名作集体亮相——塞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博纳尔的《化妆间》、梵·高的《阿尔的舞厅》、米勒的《晚钟》、马奈的《阳台》、高更的《餐点》,还有罗丹享誉世界的雕塑作品《青铜时代》,静候品鉴。
七件“国宝”同时出国展出,在法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其中有5件单品的保险金额都在1亿欧元以上。上海世博会法国馆馆长弗兰克·赛拉诺说,能与之相比的,只有近半个世纪前,戴高乐将军曾特别批准将《蒙娜丽莎的微笑》送到美国展出。而法国《费加罗报》称:“全法国都为世博会出动。”
正在世博园参观的复旦大学英国留学生尚斐惊叹:简直不敢想象,还有什么展会能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何止是法国,上海世博会上,很多国家都拿出国宝级珍品和凝聚文明结晶的案例示人。丹麦“小美人鱼”、塞舌尔国宝亚达伯拉象龟、新西兰银厥、日本新概念车、俄罗斯月球车……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总策划师、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介绍,确定在本届世博会博物馆和城市足迹馆展出的顶级珍宝就达330件,“这在世界现代历史上称得上绝无仅有” 。
外形宛如太空堡垒的“紫蚕岛”——日本馆一开馆就游人如织。这个覆有太阳能发电装置膜结构“会呼吸”的展馆,通过融合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历史与未来的精彩展示,来启迪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对21世纪新型的城市生活形态的思索。
俄罗斯首次在世博会上设立自建馆,德国建造了其参展博览会以来最大的展馆……“未来的种子”、“梦想的力量”、“文化的传承”、“城乡的互动”……美妙绝伦的未来画卷在黄浦江畔打开,异彩纷呈的文明之旅从此启程,心灵交融的畅想曲在此奏响——跨越鸿沟的全球文明,汇聚在世博园。
“无论是规模、资金,无论是资源、智慧,迄今为止,各国对其在上海世博会上的展馆投入之多前所未有。”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说:“这是一次空前的文明大聚会。”
世博会从这里开启新境界
159年前,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水晶宫举办,盛极一时。水晶宫内万国彩旗飘扬,参观人流摩肩接踵,20多个国家参展,600多万人次参观,展区面积达9.6万平方米,展品逾1.4万件。但进入21世纪后,世博的光华似有趋淡之势,甚至出现了“世博过时论”。
今天,159岁的世博会在中国、在上海焕发出新的青春。上海世博会对世界的奉献远不止于一个盛典、一届盛会,更在于从这里开启了新的境界。
从传统的产品展示拓展到创新理念和经验的交流、从现实成果的陈列延伸到对未来的展望和畅想,是上海世博会的一大特色,也是世博会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在世博园浦西园区一个约15公顷的展区内,“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四大领域的“活”案例,像磁铁般吸引了一拨又一拨参观者惊奇的目光。从别出心裁的大竹屋到“零碳社区”,从上海的“沪上生态家”到台湾的垃圾零掩埋,从建筑新构造到新能源利用,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案例,探寻着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的种种可能。
而上海世博会首创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更是开创了世博会“实践未来”的先河。“城市最佳实践区”集中展示各种“代表性城市”的生动现实和前景。“打开未来城市的大门,引领新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与城市、自然相和谐,推动建设平安、文明、幸福的城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对此大为赞赏,表示以后每一届世博会都要展示“最佳实践”,世博会的“实践征程”将从上海起步。
诞生于蒸汽机轰鸣声中的世博会首次进入中国,也第一次让发展中国家与世博会结了缘。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说,上海世博会翻开了世博历史的新篇章,让世博会走进了发展中国家,真正让世博会成为人类大团圆的盛会。
一个热爱你的学生
2010年7月于世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