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超高分求一电动汽车设计计划书
普通汽车,也就是说内燃机汽车,要改成电动汽车,总体上说,很简单,就是把动力系统替换掉,呵呵!
最开始,你要确定你要做的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混合动力汽车(例如含燃料电池),如果是纯电动汽车,那就很简单了,无非是要考虑两大块,电池和电机,我不是搞纯电动汽车的,但知道,这相对比较简单,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因为,现阶段,电池技术很难突破,所以,续行里程无法保证,充电是个大问题。
如果你确定不是纯电动汽车,那我还可以说点东西给你。
首先,你要确定动力系统的总体结构,这个结构不是什么秘密,你随便看些相关资料也就知道,包括这么几大部件
1.发动机(能量来源,现在比较有前途的是氢燃料电池)
2.DCDC(克服燃料电池响应慢,性能偏软等固有缺点)
3.蓄电池或超级电容(提供峰值功率,吸收回馈制动的能量)
4.电机(主要是同步电机)
5.附属系统(包括风冷,水冷等等)
6.整车控制器;
其次,就开始考虑各部件的匹配问题了,电压匹配,功率匹配等等,这点可不简单,一会半会说不完,你找点资料看看;
再次,各部件的通讯要制定,现在一般都是can总线了,几乎是行业标准了;
剩下的就是控制策略的制定与实现了,我这边主要是使用MATLAB,当然了,关键是策略要制定好,至于用什么软件去实现倒是其次的了。
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你想一个人搞定?
Ⅱ 汽车车身设计的发展前景如何
这个问题启飞汽车设计回答了很多遍,知道应该将这些问题合并下。
首先能问这个问题,说明您开始细化了解到汽车设计的工程设计领域。
启飞汽车设计跟大家系统说说车身设计发展的到底怎么样
1.车身设计在整车开发参与度高,知识体系全面——发展好
当项目启动后,车身设计就要参与到工业工程师的效果图评估,协助数字化工程师不断完成cas数据的优化,协助总布置工程师完成法规等数据优化。
当进入到工程化数据阶段后,要从cas数据,做断面和结构。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后端的四大工艺工程师也会参与进来,实现同步开发。
当产品制造和加工数据断断续续发布后,剩下的交给四大工艺相关部门的工程师完成,这个时候车身工程师工作还没完,需要配合冲压工程师完成产品精致工艺优化(产品开裂,起皱,滑移)等缺陷的调整。
当产品进入到冲压阶段后,甚至到整车装车阶段,也需要解决一些装配和尺寸工程上的问题。
2.技术含量高,待遇涨幅快
先上图:
做过车身的老司机都这样,这个岗位要求建议都是通用的,没有任何特别负责的。差不多5年以上25W左右。
3.趋势好
目前研究的新材料应用领域,已经汽车轻量化设计,主要的板块就是在车身和内外饰上面。有企业重点关注的项目,所以不怕收入起不来。
了解车身的范畴后,了解岗位要求:
1、负责侧围总成的设计工作;
2、负责侧围结构设计、整车性能分析与对策、整车焊接、涂装工艺设计、成型性分析,造型检讨;
3、侧围主断面及法规校核;
4、2D安装图纸等设计工作;
5.参与编制车身及其附件设计部分的设计任务书、产品技术条件;
6.负责上车体3D结构设计、2D图的绘制以及相关技术文件的编制;
7.负责分管零部件和系统的维护、设计、优化和改进设计,并对设计图纸进行校对和校核;
8.协助零部件技术协议的签订、开发过程跟踪、试制跟踪、质量问题分析与确认;
9.负责新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和试生产过程中车身问题的整改工作。
看着要求很多其实很多都是通法,举个例子在做断面的时候就会做成造型可行性分析了,做结构的时候就要考虑成型可行性分析了。都是彼此关联的
学习方法:
这些工程领域看书,作用不大,书上理论性太强。找一个好的培训学习下,提高效率。快速了解设计的核心。把课程里面的案例都一个个完成,基本上能够了解一个产品开发的输入条件,输出内容及标准,设计规范标准,流程。面试的时候把简历润色下,基本上可以实现平稳职业转型。
Ⅲ 帮做毕业设计 车辆工程 《两座汽车电动车承载式车身结构设计》 二维图 三维图及文字说明
任务书要求,
格式等要给我,
发来的,
Ⅳ 电动汽车的造型为什么总是和燃油车一样
大家都知道,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是出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目的而推出的,现在很多人买车也都会首先考虑新能源汽车。实际上,从外观或是内饰来看,电动车似乎和燃油车没有多大区别,更直接的说,电动车简单的装上发动机,就变成燃油车了。于是就有很多人非常疑惑,为什么电动车的造型总是和燃油车一样呢?为什么不推出与燃油车的造型不同的电动车呢?
最后从用户习惯上来说,传统燃油车不管是从外观的空气动力设计和用户审美上,燃油车都有一席之地,而电动汽车本来就属于新生事物,在问世之初贸然改变设计,反而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在设计之初采用燃油车造型也是从用户思维考虑,能够让电动汽车快速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当中。
整体来说,当下来看电动车造型的改变与燃油车还是大同小异。不过,随着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未来人们的想法也会有大的突破,电动车的造型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惊喜,不再是燃油车的套路。
Ⅳ 电动汽车结构设计包括哪几方面的设计
电池系统的设计的三方面建议,欢迎大家补充:
1)电系统设计
电系统主要涉及到电池管理系统和高压器件,包括继电器、熔断器、电池管理芯片、采集板、采集线束和高压线束的设计。电系统设计涉及到整车和人身安全,应充分的保证安全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应考虑到线束的绝缘防护,线束走向,采集线束的保护,避免应线束磨损破损问题造成的短路,打火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热系统设计(需要借助ansys /fluent软件或其他CFD软件)
(1)温度特性
需要了解电池最佳温度工作的范围,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温度场的均匀分布,因为温度的分布会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寿命、容量以及一致性特性。例如,磷酸铁锂电池在-20℃条件下放电时,容量会降低至常温下的80%,而且多次低温放电后,寿命会急剧降低。
(2)布置方式
一般为了保证电池的热性能,布置方式尤为重要,为了装配方便,常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且电池模块之间的温差ΔT≤3~5℃为宜。
(3)冷却系统
当前的电池系统散热主要采用自然风或空调风,为保证电池散热的均匀性,也可以采用液冷方式,而且液冷方式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需要在电池箱体的设计上保证电池箱体的绝热特性,不能吸收外部热量,防止电池“被加热”。
3)结构和机械强度设计
因涉及到人员安全的问题,电池箱体的机械强度需要考虑。同时电池单体的针刺、挤压和冲击特性需要通过实验验证,鉴于***事故的发生,小概率事件如高强度碰撞无法避免,但是需要加强电池系统的抗碰撞能力。电池模块作为电池系统的基本单元,在设计中应考虑到绝缘保护,连接线束的可靠性等。
同时电池系统的关键部位需要进行CAE强度和变形分析。
Ⅵ 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关键点是什么
设计的原则一般来说都是以客户为准
Ⅶ 设计电动汽车时,主要有哪些设计阶段
首先要确定充电的类型是混动、增程、插电、换电、无线充电(国外较多)还是燃料电池的,内才容能确定原理的方向,才能安排主要部件。电池的测试要经历很久,单位体积重量的蓄能能力(国内电池普遍太重),充放电耐久性、温度及气候适应性以及防火防爆防腐蚀性,还有难度较大的电量下降的抗衰性(不能像玩具车一样越跑越慢吧,虽然不可能像内燃机一样功率那么稳定)等。控制器是又有硬件又有编程,需要在一轮又一轮测试中修改、优化(电动车扭矩大得很,控制器要考虑的往往是如何让动力弱一点,以便于操控和续航)。电机相对容易,但不同电机的效率、经济性、发热也差的不少。接下来是元件的组成和布局,如果外壳直接借用现有的燃油车型,节省设计费用和工时,但由于主要组件不同,将电机、控制器、电池等硬塞进发动机舱并不容易,加上充电电池太大,所以今天量产的电动轿车地盘都贴了一块巨大的电池,所以为了避免地盘太矮,整车测试中还要调节悬挂系统,使车身高起来。然后是整车的性能和可靠性测试续航、极速、爬坡、防水、碰撞实验等。
Ⅷ 电动汽车和燃油车造型大体一致,电动汽车在外型设计方面有什么讲究的吗
因为电池本身重量重,所以汽车外形尽量要轻一的材料,然后减少阻力,电动回的动力目前技答术来讲还是不如,燃油的。所以可以调整阻力减少阻力的设计。其他的美观问题就是作为设计的你需要考虑的,在漂亮和性能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Ⅸ 有什么纯电动车的外形设计比较潮流年轻的
纯电来动车的话,我推荐广汽丰田自iA5。车头完全取消了贯穿镀铬条的设计,很多车型都喜欢用镀铬条来修饰前脸,iA5是封闭式的前脸设计,车标两侧增加了许多六边形凹面细节设计,特立独行,我很喜欢。头灯采用了全新设计的“海雕式”LED大灯,配合前脸线条更加凌厉,整体风格更具未来感。iA5的长宽高分别为4792*1880*1530mm,轴距为2750mm。这和同级别的车较量起来相当有优势。iA5的车尾处设计一条贯穿式镀铬条来连接两个尾灯,尾箱上的鸭尾角度也经过优化,风阻系数低至0.25。广汽丰田iA5给我感觉就是每一处设计都很有考究,外观也绝对是够年轻够潮流。
Ⅹ 电动汽车车架设计需要算哪些数据啊
看来你对汽车一点不了解啊!建议先了解一下汽车构造吧,再搜索一些关于电动汽车布置方案类的资料,但这不是一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许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