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Nissan的歷史
日產汽車公司現已成為全球最成功、最具活力的汽車製造商之一,目前正在計劃在中國大力發展業務。日產在中國市場早已家喻戶曉,自1972年首輛公爵車出口到中國後,日產一直致力於擴大在中國的生產和銷售業務。目前,日產的一些車型已經由不同的中國合作夥伴來生產,而且日產在中國的客戶群也在不斷壯大。 1984年,根據中國政府七五期間導入小型商用車製造技術的政策,日產與中國政府簽署了技術和貿易方面的協議。根據該協議,日產為一汽提供了Atlas和Caravan的本地製造技術。一汽在1993年年初開始了小型貨車和麵包車的本地化生產。 1993年3月,日產與鄭州輕型汽車公司組建了合資企業,並達成了技術支持協議。雙方建立的合資企業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於1995年10月開始生產皮卡。1999年,該公司開始生產和銷售全新的皮卡。 2000年8月,日產與東風集團公司的風神汽車有限公司簽訂了在中國生產藍鳥汽車的技術使用協議。2001年,藍鳥的本地產量已經達到了18,505台。 此外,日產還在北京和廣州建立了銷售和服務培訓中心,旨在提高售後服務的質量。截至2002年5月底,日產在中國已經擁有了42家授權服務中心和27家零部件授權代理商。 1994年6月,日產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目的是加強銷售和市場營銷活動。該公司現在正在中國建立一個銷售網路基礎,為未來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作好准備。2002年4月份,日產公司總部設立中國事業室,該部門直接對日產首席執行官負責。 現在,在中國的公路上,人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日產車,其中包括豪華型的風度以及普及型的陽光轎車。享譽全球的運動型多功能車奇駿(X- Trail)即將進入中國市場,對於那些喜歡越野車,同時又追求駕駛的豪華和舒適的駕駛員來講,這將是一款理想的車型。目前已經實現本地化生產的乘用車包括美觀、舒適的藍鳥,和將要生產的Paladin運動型多功能享(SUV)。 日產汽車(中國)有限公司 日產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總部設在香港,是日產汽車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為1,600萬港元,有35名員工,在北京和廣州設有地區辦事處。日產汽車(中國)在中國境內銷售風度(Cefiro)、陽光(Sunny)、奇駿(X-Trail)、途樂(Patrol)、佳奔(Urban)、碧蓮(Civilan)和皮卡車,為日產的新老客戶了解、認識和購買日產的最新車型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機會。 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 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是日產的合資企業,成立於1993年,總部設在河南省鄭州市。公司的注冊資本為2.5億人民幣,員工人數為1.800人,主要生產日產應卡車和東風3-噸卡車。鄭州日產於1995年10月開始批量生產日產應卡車,並積極參與各種銷售和市場營銷活動。日產汽車公司目前擁有鄭州日產30%的股份,鄭州輕型汽車廠和中信汽車公司分別持有35%的股份。 風神汽車有限公司 風神汽車公司是東風集團公司的子公司,成立於2000年3月,目前共有2,500名員工,東風擁有60%的股份,台灣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擁有 40%的股份。風神有在中國生產日產藍鳥汽車的技術許可,並成功地使藍鳥汽車成為舒適駕駛的代名詞。風神汽車公司2001年的產量是18,505台。 日產的業務活動 1972年11月:日產開始向中國出口公爵(Cedric)轎車 1985年3月:日產汽車公司北京辦事處成立 1986年12月:日產向中國一汽轉讓Atlas雙排駕駛室的製造技術 1988年3月:日產向一汽轉讓Caravan車的車身技術 1991年12月:日產培訓中心在北京和廣州成立 1992年2月:廣州辦事處成立 1993年3月: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成立 1994年6月:日產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 1994年12月:日產與中國南京汽車公司簽署atlas駕駛室的技術轉讓和許可協議 1995年10月: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開始製造日產皮卡 1996年6月:日產參加'96北京國際汽車展 1997年7月:日產參加'97北京國際汽車展 1998年6月:日產參加'98北京國際汽車展 1999年1月: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開始製造全新日產皮卡 2000年3月:風神汽車有限公司獲得生產日產藍島汽車的許可,並於1997年開始在中國生產此車。 2001年5月:藍鳥車型改進 2002年6月:日產參加'02北京國際車展 2002年9月:日產汽車及東風在中國簽訂全面戰略性合作夥伴協議
Ⅱ 十六年了,日產皮卡之王終於迎來了換代,太不容易了
大家光知道日產的轎車跟SUV名譽天下,但是你們知道嗎?日產的皮卡也是非常強悍,尤其是日產Frontier這台皮卡,更是讓全世界都知道了日產皮卡的強悍,不過日產Frontier的更新速度是硬傷,從2004年至今,這台車完全沒經歷過任何換代,這操作我也是醉了。
不過好消息來了,16年後的今天,日產全新Frontier終於要跟大家見面了,一起來看看吧!
問題來了,如果全新Frontier上市,長城炮跟全新Frontier,您會選擇誰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請問日產皮卡~
日產抄D22的發動機是最新的(3.2T)完全襲日廠配件
+
中國組裝,連中國軍方都在使用(只是軍方用的是有中冷的那款,民用的不給配中冷)。另外東風自產的奧丁皮卡有2.8柴油的,是仿日產的發動機(潮柴生產的),加工工藝你自己去想吧。
所以還是日產D22
QD32T
發動機的那款好。
另外,你要非常不喜歡日產車(主要是噪音和第二排太小伸不開腿),可以選擇江玲皮卡或者說JAC皮卡。只是他的發動機用的是五十鈴的,柴油機技術不如日產的好。
或是,福特全順的發動機更好,(美國柴油發動機比日本的還要好,噪音更小,動力不差)可惜現在還沒有聽說那個皮卡在用全順的發動機。很可惜的事。
Ⅳ 從以前到現在,皮卡到底用在哪了
很多人都知道,在美國「皮卡」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的代名詞。實用性強,馬力大,適合多種場合使用,是美國人愛皮卡的幾個基本原因。可你知道嗎?隨著皮卡性能的不斷革新和強化,皮卡在國人心目中也已經越來越有地位。
4、鄭州日產銳騏6當然,也別忘了鄭州日產銳騏6,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款新產品,體現的是更具力量感的設計,大面積的鍍鉻格柵更霸氣,相比納瓦拉也更加張揚。
皮卡發展至今已經擁有上百年的歷史,沒有過往那些類似「工農機動車」樣式的車型,就不會有今天這種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高品質皮卡。皮卡的發展緊跟時尚潮流,也不斷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
Ⅳ 日產途樂歷史回顧(一):越野王者誕生記
每一個越野愛好者都知道,日系越野車在越野圈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以豐田FJ系列為代表的日系越野車一直享譽全球。在豐田FJ車系漫長的歲月中,日產途樂一直以一位挑戰者的姿態出現,日產的越野基因同樣源於途樂車系,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途樂和豐田FJ一樣,都是毋庸置疑的越野王者。
今天咱們就用兩期的內容來聊一聊,日產途樂的那些事兒!
寫在最後:
從50年代誕生,到2000年之前,途樂共經歷了4代車型。從最初的4W60系列到Y60系列,從最初的工具車到越野市場的佼佼者,50年風雨變幻,途樂Patrol作為越野王者的代名詞,走遍了世界的各個角落。接下來我將帶大家看一看途樂Y61和Y62是如何發展的,從越野到豪華的蛻變需要哪些故事來支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鄭州日產尼桑皮卡
鄭州日產尼桑皮卡12萬少了點最低價13.5萬。
具體上鄭州日產公司網站有參數和圖片。
Ⅶ 東風日產皮卡和尼桑皮卡的區別
1.載體空間差異:
東風日產皮卡版最大載重量620公斤,載貨空間充足,座椅調整靈活;日產皮卡載貨空間為1395×1390×430mm,載貨能力在500kg-800kg之間。貨物空間更大。
(7)日產皮卡歷史擴展閱讀:
小貨車的功能優勢在於:首先,它兼具家庭用車和商用車(客、貨兩用)的雙重特點,具有顯著的單元車和家庭工具車的特點。
其次,它的結構可以滿足更廣泛的要求(雙門或四門,長或短箱,雙驅動或四驅動,汽油或柴油發動機)。與汽車相比,它具有承載能力和通行能力的優點,與輕型卡車和微型卡車相比,它具有安全、乘坐舒適的優點。
Ⅷ 尼桑d21皮卡哪一年上市的
D22、D21是日產(尼桑)皮卡,D21已經停產多年,D22現在國內是鄭州日產生產、專P27、P31也是鄭州日產生產的皮卡屬車,掛的是東風汽車的商標,就是D22的仿製品。圖片到網路上搜,技術參數在汽車之家網站找,多得很。 要說車好,當然是D22,要比價格低...
Ⅸ 日產navana皮卡什麼時候國產
應該不會國產,或是10年之後
Ⅹ 日產這個品牌有多少年的歷史了他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日產公司創立於1933年,其前身是戶姻鑄造公司和日本產業公司合並的汽車製造公司。1934年開始使用現名「日產汽車公司」。日產公司的總部現設在日本東京市,雇員總數近13萬人。
1911年,日產前身之一「快進汽車廠」(日文:快進自動車工場,英文:Kwaishinsha Motorcar Works)在東京成立。三年後第一輛DAT誕生,新車的名字來源於三位公司合夥人姓名羅馬拼音字首:田健次郎 (Den Kenjiro,疑與日本駐台灣總督「田健治郎」為同一人,待考) 青山祿朗 (Aoyama Rokuro) 竹內明太郎 (Takeuchi Meitaro) 1918年,更名為「快進社汽車公司」(Kwaishinsha Motorcar Co.);1925年,又更名為「DAT汽車公司」(DAT Motorcar Co.)。 1926年,DAT汽車公司與位於大阪的「實用汽車製造公司」(日文:実用自動車製造株式會社)合並。1932年,在大阪成立了「DAT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日文:ダット自動車製造株式會社,英文:DAT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Ltd)。1931年,第一輛「達特桑」(Datsun)---意思是「DAT之子」(Son of DAT)---誕生。但是因為「son」在日文中意思為「損」,所以改為使用「sun」。 1933年,與被稱為「Ni-San」的「日本產業公司」(Japan Instry Co.,Ltd.)合並。
日產汽車株式會社(日語: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簡稱日產、NISSAN)是一家日本汽車製造商。1932年至1983年期間,使用「達特桑(Datsun)」商標。 日產汽車是僅次於豐田的日本第二大汽車公司,但以2006年的產量計,日產卻排於第三,在豐田及本田之後(本田只是超越日產少許)。由於1990年代的財政問題,日產汽車被法國雷諾收購並控股。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被任命為公司總裁,這是所有日本汽車公司中擔任該職務的第一位外國人。 在戈恩的「日產復興計劃(Nissan Revival Plan,縮寫成NRP)」推動下,日產的業績表現強力反彈,盈利創造了歷史記錄,旗下的日產和英菲尼迪(英語:Infiniti,無限之意)兩個品牌都戲劇性地獲得了新生,因此這個現象被主流經濟學家稱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公司復興案例之一。2002年,公司又在「日產復興計劃」的基礎上推出了「日產180計劃」。戈恩因此被日本人視為日本低迷經濟中的民族英雄,他和日產的復興故事還出現在日本漫畫和流行文化中。2004年,戈恩被明仁天皇授予日本藍綬褒章(the Japan Medal with Blue Ribbon)。
日產同時還是世界頂級的汽車發動機製造商之一,它的VG和VQV6發動機自「Ward's 10 Best Engines」創立以來已連續十四年當選世界十大最佳引擎技術。
公司可年產汽車320萬輛。日產最早的汽車名叫達特桑,只有貨車。1952年日產從英國奧斯汀引進A40小客車製造技術,開始了技術引進和吸收的艱難創業。60年代裡,日產汽車公司已經消化吸收了英國技術,設計出了自己的達特桑小汽車並進入美國市場。整個60年代,日產全身心投入產品質量和新技術開發之中,不僅獲得權威的「戴明質量獎」,而且在海外建立了第一家分廠——墨西哥分廠,此時日產汽車產品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技術質量水平。本世紀70年代,日產汽車大量湧入美國市場,日產汽車公司進入飛速發展期,並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成為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
日產的標志中間「日產」是日語拼音,即日本產業的簡稱。日產汽車公司標志,圓表示太陽,中間的字是「日產」兩字的日語拼音形式,整個圖案的意思是「以人和汽車明天為目標」。
日產中國分公司
日產汽車(中國)有限公司
日產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總部設在香港,是日產汽車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為1,600萬港元,有35名員工,在北京和廣州設有地區辦事處。日產汽車(中國)在中國境內銷售風度(Cefiro)、陽光(Sunny)、奇駿(X-Trail)、途樂(Patrol)、佳奔(Urban)、碧蓮(Civilan)和皮卡車,為日產的新老客戶了解、認識和購買日產的最新車型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機會。
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
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是日產的合資企業,成立於1993年,總部設在河南省鄭州市。公司的注冊資本為2.5億人民幣,員工人數為1.800人,主要生產日產應卡車和東風3-噸卡車。鄭州日產於1995年10月開始批量生產日產應卡車,並積極參與各種銷售和市場營銷活動。日產汽車公司目前擁有鄭州日產30%的股份,鄭州輕型汽車廠和中信汽車公司分別持有35%的股份。
風神汽車有限公司
風神汽車公司是東風集團公司的子公司,成立於2000年3月,目前共有2,500名員工,東風擁有60%的股份,台灣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擁有 40%的股份。風神有在中國生產日產藍鳥汽車的技術許可,並成功地使藍鳥汽車成為舒適駕駛的代名詞。風神汽車公司2001年的產量是18,505台。